足迹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2章 造型不一样,那是啥样的?(第2页)

没有继续聊,他又看起了其它几样物品。

大刀是一把铁刀。

刀的整体长度约一米,刀身长度大概70公分。

刀柄为木头包裹,很长,估计有一尺。

尾部位置有一个圆环,应该是专门练武时所用,练好之后将其挂在兵器架上。

刀比较宽也很厚实。

常顺把它也拿起来试了下重量,有五六斤重。

砚台同样很大、也很厚实。

它是长方形,长约一尺,宽约20公分,厚约6公分。

表面雕刻的是楼阁、双鱼。

楼阁的顶部,元宝形。

中间部分,“裙子”形,两角微微上翘。

下部是四个“柱子”支撑,柱子之间挖有凹槽。

楼阁两边雕刻的是两条鲤鱼。

鱼与阁楼的上部、中间部分,同样雕刻的有凹槽。

包括元宝形的阁楼顶部,“元宝”左右部分,也刻有凹槽。

之所以用这种雕刻方式,让其形成众多不同的凹槽,常顺觉得很大可能是为了放置不同的“颜料”。

砚台说不定是古代的书画家所用,并非只是写书法的人所用。

如果只是写书法,没必要把它雕刻的这样麻烦,让其有那么多的凹槽。

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砚台。

最后常顺仔细看了下它的材质,是青石,并非端砚。

“柴老板,这个砚台跟那个挂毛笔的架子,你是一起弄到的吗?”

两个物件都是大型号,所以他才有这样的猜测。

“是的,就是在一个人的家里弄出来的。”

对方说的很干脆。

看着这两样大件文房用品,忽然间给了他一种绘画或者写书法时的那种大气磅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