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东北进货3(第2页)

沪造75毫米克虏伯山炮:38门。

金陵造37毫米山炮:17门。

辽十四式75毫米野战炮:251门。

辽十四式100毫米榴弹炮:119门。

辽十九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

雷诺ft-17:24辆。

雷诺nc-27:8辆。

s-1轻型坦克:12辆。

辽f1式战斗机:37架。

765毫米手枪弹:发。

763毫米手枪弹:发。

762毫米埋头手枪弹:发。

792毫米尖头步枪弹:115亿发。

辽二十式240毫米迫击炮弹:1500发。

辽造十四年式77毫米野炮榴弹:发

汉造57毫米山炮榴弹:8000发。

沪造75毫米克虏伯山炮榴弹:9000发

金陵造37毫米山炮炮弹:1200发。

辽十四式75毫米野战炮炮弹:7400发。

辽十四式100毫米榴弹炮炮弹:3500发。

这些武器里边好多都是日本人利用已经加工好的零部件继续生产出来的,比如辽造十四年式77毫米野炮,记录缴获的数量只有147门,除了之前自己在江城搞到的,这里还有196门,这个数字估摸着就连败家子都想不到。

还有辽十九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那玩意儿根本就没有量产,只是试制了几门,这里居然有12门,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鬼子并没有自己装备这些重炮,其他的奉造日式装备关东军很多都自行装备了,至于说辽14式37毫米平射炮也好理解,鬼子关东军自己都在逐步撤装这玩意儿,就不要说装备这些了。

估计关东军储存这些武器是想要用来组建自己手里的汉奸武装的,可日军的后续军事行动并没有按照关东军的剧本来进行,这才让这些武器都没了用处,至于后来日军就更用不上这些武器了,这一年多日军高歌猛进,缴获的武器装备足够装备一两百万部队的,这还没算自带武器跑过来投诚的那些伪军部队的装备。

当然了,如果没有王跃介入的话,这些武器应该会在未来几年内逐渐消耗掉,不然的话,日军也不会专门为伪军生产武器了,这也就是打了一个时间差,这才让王跃占到了便宜,

搞定这些以后,王跃就将黑手伸向了奉天造兵所里的那些日式武器,只是他还没有想好怎样充分利用空间便在战车生产车间发现了惊喜,不是奉天造兵所组装的89式坦克,而是关东军装备的95式轻型坦克,一共105辆,这已经是关东军装备的全部该型号坦克了。

研究了一下,原来是过来升级的,原因是95式轻型坦克的负重轮间距和东北地区高粱地垅距差不多,致使这种坦克在东北平原横跨地垅越野行驶很困难,甚至发生类似“共振”的强迫振动现象。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日本人特意在节后面还有哦,请,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