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1章 缘由!李祺的建议!(第2页)

“此乃昔日之景,我言未来。”

“广东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位置优越,实为南下南洋之要冲。”

“昔日大明禁海,远洋贸易未兴,故广东未能发展。然今日远洋贸易与航海兴起,广东之地理优势必将凸显。”

“观广东,广州沿珠江出海,港口优良,未来必成发展之重镇。”

“广东若能把握机遇,未来必将迅猛发展。”

李祺取出一幅地图,指向珠江山三角洲地区,解释道。

“闻李驸马此言,确实颇合情理。近年广东沿海商船、渔船渐多,南洋商船亦日益频繁。”

梅应魁沉思良久,缓缓说道。

“梅大人,远洋贸易与海外殖民地兴起,广东前景光明,大人于此,必能大显身手。”

“大人若能顺应时势,把握时代之机遇,广东必成繁盛之地,大人亦将因势利导,成就一番功业。”

李祺望着梅应魁,心中已猜出其意图,遂诚恳建言。

随着殖民时代与航海时代的来临,广东崛起无疑,沿海沿江地带的优势将逐步凸显,并逐渐超越传统内陆地区。

“李驸马,广东真有如此发展潜力?”

梅应魁激动之余,其他广东官员亦感振奋,他们早已厌倦广东,渴望他调。

如今听李祺一番话,仿佛看到广东未来光明无限,心中不禁跃跃欲试。

“当然,梅大人若不信,不妨亲赴东鲲一观。东鲲昔日荒芜,今已发展有成,城池十七,人口超过两百万。”

“广东基础远胜东鲲,把握机遇,必能大有作为。”李祺肯定地点头说道。

梅应魁听得心头一震。

他在广东为官二十余载,何尝不知珠江的潜力?

只是以往朝廷重北轻南,广东赋税微薄,连修缮城墙的银钱都要反复奏请,更遑论大规模建设。

此刻见李祺侃侃而谈,心中燃起希望之火:“李驸马所言极是。只是这诸多举措,需耗费巨额钱粮……”

“钱粮之事,梅大人无需忧心。”李祺自信一笑,示意随从捧来木匣,“东鲲城初建时,亦是白手起家。我们推行以商养城之策,允许商贾参股码头建设,按股分红;又发行市舶券,凭券可优先获得贸易配额。如此一来,银钱便如活水般汇聚。”

说着,他取出一张泛黄的契约:“这是东鲲码头与福船帮的合作文书。短短两年间,码头税收翻了十倍,商贾们赚得盆满钵满,官府亦有盈余修缮城池。广东何不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