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经济烟(第2页)

陈启发因为昨晚看书太晚,早上精神萎靡,为了惩罚他,让他背着木箱子走在后面。

大哥陈启强和陈启山走在一起。

大嫂柳翠娥会和婆婆李秀菊忙活好家里的事情,伺候完孩子们吃饭,洗好衣服才出发。

“准备什么时候去县城?”陈启强询问道。

“明天吧!”陈启山想了想说道,“工作的事情肯定要早点落实,免得被人抢先。”

“也对,”陈启强说道,“那你等会去找大哥补个假,你这一声不吭的不来上工坏了规矩。”

“放心吧!”陈启山笑了笑,“海哥心里有数。”

大伯陈大树的大儿子叫陈启海,今年三十出头,是他们这房的老大。

目前他还是村里的小队长,负责管理陈家十几个小组。

他们小队全都是,经济烟

对陈大根家这么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还是很惊讶的,更是暗自庆幸不已。

至少他不需要闹着分家,不需要看妯娌打架,婆媳对骂。

小日子过的稳稳当当,比做什么都有滋味,尤其是在火红年代,竟然有种幸福感。

前世陈启山可是独生子,对这种兄弟之情没什么感受,反而成为二狗之后颇为触动。

从陈大根家到大队部,需要穿过重重村屋,以及一条笔直的田埂。

旁边就是大大的晒场,顺着晒场过去就是大队部的仓库,以及正北方向的祠堂。

祠堂前的广场也是晒场,里面没有香火,就连神像和木牌都收起来了。

这里现在成为了开全村大会的地方。

祠堂左边是大食堂,右边原本是仓库,后来改成了木工房,陈大根和陈启强就在这里做工。

这年头木工手艺是不允许观看的,也不允许外人打下手。

所以房子一般都是关着的,钥匙在陈大根身上。

一路边走边聊,和同样早起的村里老人们打招呼,父子四人来到了祠堂。

陈启发跟着父兄进了木工屋,陈启山则来到了大队部。

十几个小队长逐渐在这边聚集,等待开早会。

每天都有早会,要记录考勤,强调纪律,分配任务,清点工具等等,事情有不少。

主要是村里人多,村子也大。

三个生产大队,光小队长就有四十多个,生产小组就有四五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