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24章 平民里有刁民啊!(第2页)

“我们尊崇天兄的这一系教派,最早的教义,大多是从犹太教那边来的。犹太教不允许吃猪肉,所以大家也都跟着不吃。”脱欢继续说道:“然而后来,我们这一系的特色,反而是可以吃猪肉了。在这一点上,和其他天启宗教,就很不一样。”

“至于原因,其实和教义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单纯就是因为十字教是在罗马发展的,而罗马人会养猪,喜欢吃猪肉——你看,就是这么简单。”

“其他一些方面,也是差不多。”他继续举例:“早年的时候,十字教并不严格要求一夫一妻。经书里,有多个妻子的人,多了去了。后来信奉十字教的蛮族头领,也往往都有很多妻妾。”

“所以,一夫一妻的习俗,也不是一句‘教义规定’这么简单。罗马人在长期征战中,形成了这种习惯。即使后来罗马已经衰落瓦解,也还在试图改变蛮族的风俗习惯。因为教会本来就是帝国机构的一部分,就算世界变化这么大,教化蛮族的本能,也依然还存在。”

“我看,也没必要把这些都神秘化。这前因后果,都挺简单的。”脱欢说着,又掰了块大饼:“我们罗马,才是那个定规矩的。你就不用想这么多了。”

娜菲莎想了一会儿,发现他说的好像还真有道理,一时纠结起来。其他人也不管她,大家麻利地吃了一通,就离开了这里。

陆知府派了个文吏,去把这一带管民事的官员找来。其他人则继续前行,来到了目的地所在的军营。

看到有大人物来,守门的士兵连忙去报告。不多时,营地里的士兵就开始紧急集合,一个小军官打扮的人也匆忙冲了出来。

“报告!我是代理百户德米特里!”来人认得脱欢,用生疏的话汇报道:“请问台吉有什么吩咐?”

“你们百户呢?”脱欢问道。

“他在城西呢。军团里让我们每天派人,轮流去那边执勤,帮忙盖房子。”德米特里回答:“今天他轮班,就让我在这里守着。”

“我好像见过你。”脱欢看了看他:“是之前大都那次么?”

“是的!”德米特里很是自豪地说:“我是

平民里有刁民啊!

“……行吧。”陆知府一听就知道,这种情况,也没法追究他们来得晚,只好不管了:“台吉有话问你们,你们老老实实交待就行。”

“有人给我举报,说你们辖区,有士兵出来抢东西,还把人打死了。你们知道情况么?”脱欢问。

“哦,是前天的事情。”张百户点点头:“我辖区里有人来告状,说军营里的士兵出来抢劫,还把阻拦的人打杀了——是有这么个案子。”

“你是怎么回答他们的?”脱欢追问:“有进行处理么?”

“处理了。”张百户回答;“我问他们了他们损失情况,还有嫌犯的样貌、打扮。他们说,那几个人穿着军团衬衫,但具体是哪部分的,也说不清楚。他们抢了些屋子里的家具,就跑了,大家不敢追,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我又去查看了死者遗体,发现头部有伤,但不像是打的,倒像是跌的。这些事情,我都做了文字记录,现在还在我屋子里,您要是想看,我这就去拿。”

“你就别再乱跑,又让人等你了。”陆知府无语地插嘴道:“回头再把这几天的文书都送过来。”

“是!”张百户连忙说。

“这就完了?”脱欢责问道:“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的官制还不健全,各种工作,都得基层百户一手组织起来。授职的时候,你上司就应该给你说过吧。闹出这么大的事情,还涉及了军团,你就得持续跟进,和其他部门交涉,安抚百姓,直到事情解决。”

“你官职虽然不大,也是一方的主事人。在这片街区,就是说一不二的小侯伯。今后有奖赏、提拔,你们这些非常时刻顶上去的人,也是优先考虑的对象,不会亏待你们的。虽然事情麻烦,但这些都是你的权力对应的职责。怎么能什么都不做了呢?”

“我按照律令,把案子递交给上头。之后确实就没去管。”张百户有些慌张,老老实实地说:“台吉有所不知,我们这里,人手特别短缺。虽然名义上叫百户,但我这个辖区的人,光是登记过的,就有三百多户,一千四百人。”

“但是,这里的管理人员,除了我,就只有两个来帮忙的士兵,还有一个会希腊语的本地人充当翻译。现在这么多事情,我们几个实在顾不过来。因此,上司之前就叮嘱过,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就都上交,让更专业的机构统一负责,这样效率更高。”

“事发当天,隔壁丁三区的所有屠夫和铁匠,都要按计划强制迁走。他们不能接受,就在行会里集合,扬言要闹事,还喊我们区的工匠都参加。我好说歹说,才把这边的人劝回去。之后,又要集结人手去修新城,实在没时间再去衙门和军营来回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