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3页)
“谢谢,我也喜欢看你的戏。”
两人在那里商业互吹。
周逊看不过去了,挑刺道:“那你喜欢郭老师那部相声啊?”
“去年春晚,郭老师跟冯老师合作的《旧曲新歌》。”
林轩立刻回答,然后挑衅的看着周逊。
这题可难不住他,尤其是这个相声,他两世都看过,连台词都记得。
见林轩说出名字,逊哥笑了笑算他过关。
(本章完)
第119章
上春晚说相声?(求订阅!)
第119章
上春晚说相声?(求订阅!)
酒店,客房。
林轩不仅准确说出相声的名字,还顺口来了句台词:
“竹板这么一打啊,别的咱不夸……”
几人都很配合,笑着鼓掌。
知道他不是单纯地吹捧,而是真的喜欢这个相声,郭东临脸上的笑意更浓。
相声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从80年代开始,依托电视作为载体,相声和小品行业迅速发展,无数人才涌现,也出现了很多精彩的作品。
比如96年赵丽蓉老师的《打工奇遇》,讽刺商家巧立名目,虚假宣传,恶意抬价。
其中宫廷玉液酒的段子,更是在十几年后成了敌我识别码。
林轩聊起自己喜欢的相声,郭东临顺嘴道:“你不是编剧嘛,可以编个小品或者相声。
如果效果好,咱们可以合作。今年没时间了,明年可以带你去春晚耍耍。”
听到这句话,林轩先是一愣,随即打开思路。
对啊,谁说只有唱歌才能上春晚,说相声也行埃
语言类节目的受欢迎程度,不比歌舞类节目差。
想起系统影视剧本库里,也有不少经典的相声小品。
林轩点头说道:“那我回去就准备本子,到时候请您帮忙看看,争取明年能上春晚去表演。”
郭东临见他如此自信,心想可能还真有两把刷子,笑道:
“好,到时候我给你介绍人。圈里的相声大师我都认识,郭达,蔡明,冯工,?孟敫?谁合作都行。”
聊完相声的事,几人又把话题拽回到明晚的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