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页)
恰逢谢三爷冷着脸过来,立马张嘴刺了他几句:“好在不是南蛮之地,原始封闭不提,更是瘴气重重,六弟去了,怕是身子骨无法承受。”
言下之意,让你故意在老子跟前装病,怎么就没把你弄到满是瘴气的南蛮去好好吃吃苦头。
谢元茂却从这句话里头听出了更多的意思,脸色微微一变。
他就觉得奇怪了,好端端的,他的位置早不动晚不动,偏生就在这个时候动了。而且明面上是提拔,事实上却同贬谪无异,怎么看都不对劲。可若是谢三爷在里头动了手脚,事情立即就明朗了起来。
谢元茂黑了脸,不愿搭理谢三爷:“多谢三哥挂怀。”
当着父母的面,有些事不便摊开了说。
谢三爷用话刺完,就笑,越过他上前同老太太说话。
出了梅花坞,走在抄手游廊上,谢元茂猛然觉得身上有些发寒,重重打了个喷嚏。
他暗骂,必是三哥那蠢人在背后给我吃了排揎!
这般想着,他差点气得连头发都竖了起来。
回到三房,他快步往玉茗院去,却见宋氏正在让人收拾他的东西,听到宋氏一脸淡漠地吩咐下人:“将六爷平素用惯了的东西都收拾起来,到时一并带上,不必留在府里。”
谢元茂听着,心头又积了一口怨气,立马连门也不愿踏入,直接扭头便走。
其实说是时间紧迫,可哪里又是真紧迫,只是恰巧临近年关,许多事堆在了一块,才显得忙碌些。
他到底也是得等到过完了年,才能出发的。
那多多少少,也还有个把月。
谢元茂见宋氏一副恨不得将自己立刻送走的模样,就觉得心里发憷。
他转身就去了海棠院,见着了陈氏,陈氏正在小厨房里煲汤,全是他爱吃的东西。
说来宋氏手头宽绰,从不在小事上苛待下头的人,谢元茂的几房姨娘,各自有自己的院子可居不说,例行的丫鬟婆子一个不缺,院子里还能另僻小厨房,这些人,除了始终无所出外,过的日子,可比旁人家的姨太太,轻松畅快得多。
谢元茂见惯,却不觉得宋氏待人宽厚,而今见陈氏在亲手做羹汤,更是觉得陈氏比之宋氏,贴心甚多。
他便不由倚门而立,感慨着陈氏贤良淑德……
说着话,他心里渐渐有懊悔之意涌上来。
若是当年……若当年留在玉茗院的人,是陈氏……眼下会不会就会截然不同?
时至今日,多年过去,他倒觉得宋氏能坐在正妻的位置上,全是他的功劳跟努力了。
又见宋氏总对自己爱答不理,近日更是口出恶言,讥讽不断,他便觉得自己有眼无珠,抑或是岁月如刀,什么良辰美景皆被割得支离破碎,不成样子。
陈氏得了夸赞,愈发温婉柔和起来,盛了汤于他,笑着让他尝尝。
谢元茂低头吃了一口,滋味其实不过平平,但瞧着陈氏那张脸,他就忍不住道:“手艺很好,滋味绝佳。”
陈氏柔柔地笑,洗尽铅华呈素姿,大抵便是说的她如今的这幅模样。
晚间,谢元茂便去告诉宋氏,人选他定下了,就带陈氏走。
宋氏可有可无,颔首答应下来,并不作二话。
谢元茂见状发狠,夜里睡在陈氏身侧便想,实该叫陈氏生个儿子下来,也好叫宋氏动动气,难过一番。
况且他子嗣单薄,能再多几个庶子,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