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第2页)

  理想化的结果,是官民一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实行起来问题很大,几篇文章写一半,难以有下文。

  有关方面,他跟大伯江承海讨论过,明白商户的在意与忌惮。

  怕开了口子,以后就成了县里的“金库”。一次给,就得次次给。

  这次接收难民,也有风险,不过情况大为不同,家里能有后续收益,补足缺口。而枫江不可能年年发大水。

  因不是大把的提供钱粮,只是给个地方安置中转。以后再有小灾小难,县里开口,他家也能拒绝。

  身处“小江南”,又在物资匮乏的古代,朝廷重农,农业大有可为。

  谢星珩还说:“沙石多的劣田,种起来费劲,可以试养一些家禽家畜,少规模,给人练手用。养出经验了,老手带新手,再扩大养殖规模。”

  把豆渣给利用上。

  优先养鸡,养鸡的试错成本低。

  农家多数会抓鸡仔养,经年累月,有了丰富经验。

  这一讨论,就是一上午。

  谢星珩看江知与实在不愿意走,懒得理会另两人的麻木眼神,也不理江知与的小脾气,硬是拿了软垫,让他坐下来听。

  江知与的小脾气仅是羞窘,真坐下来,心里泛着甜。

  说完正事,到了饭点。

  谢星珩明着提醒江致微:“这是不可复刻的模式,答题需谨慎。”

  江致微愣了愣:“你不去乡试吗?”

  即使提早出发,都还有两个月,新婚燕尔的理由都用不得。

  谢星珩:“……”

  你们一定要看我丢脸是吗。

  午饭过后,夫夫俩回听风轩。

  谢星珩贴着江知与撒娇,“夫君,我真的考不上啊,读书太苦了,放过我吧。”

  江知与正喂狗崽,被他贴得一激灵,碟子差点抖落。

  在自己的小院里,周边没人,江知与便没推开他,由着他贴。

  “怎么会呢?父亲和堂哥都说你很有天分,此次乡试,不是水患你也能应答如流。”

  他生疏夸赞:“你很厉害啊。”

  又小声补充:“别叫我夫谢星珩:“……”

  他才不会被老婆拿捏。

  夸赞都是糖衣炮弹。

  谢星珩说:“再夸我两句。”

  江知与一阵笑,“你想听哪种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