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第4页)

  比如制冰,这法子要给弟弟留着,他绝对不能打听。

  往后家里出事,凭借这个,也能当敲门砖,求得贵人庇佑。

  管事陈大河受宠若惊,同样是冰块不凝,他猜着是江知与照顾赘婿,换得勤,还有凉气儿的丢了浪费,就给他送来了。

  他这辈子,也就去府上说事时,沾着东家的光,能在夏天吃口冰,哪有过用冰盆的时候?

  他连忙把妻儿叫来乘凉。

  日头高,冰盆端出去融得快,还是人来好。

  江玉昭离得远,怕送到时已经融化,是最凝实的冰块。

  揭开木盖子,里边冰块硬实,一股凉气当扑面而来。

  江玉昭眯眼享受,招呼其他人:“快过来,小少爷送了冰来。”

  做酱油这里,江玉昭最小,也是唯一的女孩子,其他几个都是男人。

  最大的江致高,已经二十七岁,是三个孩子的爹。也属他最沉稳,脑子活,有分寸。

  他俩一起管事,直到第一碗酱油晒出来前,有事儿都商量着来,决策不了的就投票,投票不了的就找江知与请示。

  晒出酱油后,江知与会根据能力,决定谁才是酱油作坊的主事人。

  这诱惑太大,两个人对外好好的,单独碰上,总要绵里藏针怼几句。

  江致高说:“还有人在午休,你这么大声喊,都吵醒了。”

  江玉昭抓了一枚冰块把玩:“那你去给他们哄睡吧,记得拍拍肩背,哼个小曲儿。”

  酱油工坊统共五个人,另三人到了,他俩就和颜悦色。

  江玉昭说:“听说姑爷来了。”

  自幼经历使然,她擅长打探消息。

  新姑爷是枫江来的书生,不巧,农庄里有上千人都是枫江百姓。

  又不巧,江知与把人员做了分类,为数不多的书生个个都有名有姓,还有专属职位,她找起来方便。

  本意是希望知己知彼,后边遇上了好处事。

  一番打听过后,她就为难起来。

  枫江是个县城,县学不大,书院也就一间。两处书生多有切磋,互相认识。

  留在农庄的书生,都知道谢星珩。

  对谢星珩的求学态度、读书刻苦程度,是夸了又夸,无可挑剔。

  做人嘛,那可差劲了。

  不敬兄嫂,不疼幼侄、不亲同窗,眼高于顶,手段下作。

  因家贫,买不起笔墨,更买不起书,仗着英俊多才,勾搭了好些财主家的哥儿姐儿。

  不过他有“道义”,他骗财不骗色。

  骗财都是站着把钱挣了,笑都懒得笑一个,就哄得人把银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