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第4页)

  他跟李家接触不多,想来就是酒宴闹得不好看,再有盐引的事。

  他问:“李家捐赠了多少银子?”

  江知与说:“五千两。”

  谢星珩确认:“五千两?”

  江知与点头,“对,常知县亲自送去农庄的,堂哥信里写了。”

  谢星珩肯定道:“李家出了一万两。”

  江知与瞪大眼睛。

  谢星珩给他解释:“五千两赈灾,五千两盐引。赈灾银子送到农庄,盐引银子……”

  进常知县荷包。

  他给江知与一个眼神,江知与不想懂,又被迫懂了。

  一万两银子,难怪恨得厉害。

  那黄家……

  谢星珩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黄家曾是丰州首富,现在又式微,想少给也顶不住压力。我们家不用给,他只能比着李家来。常知县能把五千两透露给我们,就能说给黄家听。黄家只能比李家略高一筹才能堵住上官的嘴。”

  他家最少六千两。

  江知与小心看着谢星珩神色,见他颇为冷静,没有生气不耐,心神放松,说着他感觉怪异的地方。

  他前几年管家,都有爹爹带着。

  头一回主事,长辈都不在,他经验尚浅,本就心软,长这么大,被动防御的次数多,主动攻击的次数少。

  怕自己想多了,也怕真的有危机潜伏而来。

  李家送了个姑娘给北方官爷。

  李家家仆还穿戴锦缎。

  “盐引有没有可能是北方官爷给的?”江知与问。

  谢星珩点头,“有可能,概率不大。”

  真有这门关系,李家早把女儿卖了。

  从前不给,是利益不到位。这回该是被常知县宰狠了,一家铁了心要找靠山。

  盐引拿少了,还不如自家油坊生意,算什么东西,能跟李家家底比?

  谢星珩稍作思考,跟江知与说:“你没想错,发现得很及时,还好小楼已经推了。

  “我想了想,农庄是不可能出事的,你重心偏移,把家里东西变卖一些,金玉瓷器,锦缎绸缎,能卖的都卖了。当票留着,有大用。”

  话说一半,谢星珩安抚道:“我都会给你赎回来的。”

  “最好借镖局的路子,带去别的地方卖,一定要把同城商户都瞒实了。给江老三攒的礼,有贵重的也一并卖掉。”

  江李两家多年较劲攀比,李家家仆都穿戴绸缎、锦缎,江家家主还能穿布衣?

  好低级的激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