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第5页)

  东西摆在那里,那就是别人捐钱,难民出力,江家得好。

  这是流氓说法。

  一开始是江家提供了地盘、活计,盘活了枫江百姓的经济,让他们快速安定。

  这也是得到常知县同意的,遭灾的县不是丰州,丰州没有多余的活给枫江百姓做。

  工钱实实在在发放了,账单都有,他们还能私吞不成?

  谢星珩想过这个问题。

  “厂房还没动工,可以说是粮仓。荒地也没撒草种,可以说单纯给他们找活干。”

  所有款项名目都在,余额尽数上交。

  营生要来年才见效,可以避开这阵子风头。

  宋明晖摇头:“这件事坏就坏在常知县什么都不干。他但凡叫个人做监工,这些都好说。”

  没人监工,又明确知道背后有人使坏。

  他们连赈灾的人是谁都不知道,别人已经上了眼药。

  现在不能靠嘴说,要有实际行动。

  散财就散得彻底一点。

  拆了就太难看,枫江百姓心里会不好受,好像他们这阵子的操劳都是白拿钱。

  留着就要分出去,让它从江家私有,变成百姓公有,或者县衙占股。这样子,这个“工”才是给公家做的。

  县衙胃口太大。

  常知县赈灾,不出人不出钱,也不出力。白捡政绩还想挨夸,吃相难看。跟他合作,营生迟早易主。

  找百姓合作又太散,不确定他们会不会留在丰州。

  再者,天降横财,更显心虚。

  宋明晖还有个门路,可以挂卫所的名头。

  丰州有小江南之称,每逢征战、演习,都会加赋税,商税更重,以充军饷。

  江家根基在这里,江承海自闯荡江湖以来,去哪儿都打点,熟人密布。

  宋明晖虽居内宅,也有人脉。

  两头打点,不至于连银子都送不出去。

  挂上卫所的名号,先把眼前难关过了再说。

  铁打的卫所流水的兵。

  跟给县衙比起来,只是易主的时间不同罢了。

  谢星珩支持跟百姓合作。

  “只要百姓向着我们,这件事就十拿九稳。理由很好说,我是枫江县人,与他们是乡亲。此番遭灾,乡里乡亲更应互帮互助。一时的活计能让他们挣到安家费,长久的活计才能让他们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