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第2页)

  现在朝廷的人还没有来,百姓们都抢着干活,做一天就攒一天银子,不论返乡还是安家,都要银子的。

  他们来农庄一个多月,早就习惯了排队,也知道在哪里登记,固定的村民代表都有。

  散了会,各家扎堆商量完,再有人来找江知与问细节。

  一家一个人,以后还会加人吗?

  有的人家十几口都在,只一个人干活,养不了家。

  答案是肯定的。

  农庄还没有彻底运转起来,慢慢会加人。

  工钱也会加。

  做得好的有红包,过年过节会拿双倍的铜板。

  这消息不到半个时辰,就传遍棚屋。

  有活干,就有钱拿。能过日子,朝廷的人来不来,他们都能立起门户。

  有了干劲,有了信心,才跟他们说:“当初建这厂房,是想以后弄些营生。现在请你们继续务工,也算缘分。”

  话很含蓄,百姓们却都听懂了。

  他们盖的厂房,他们来务工,这是他们新生活的起点。

  厂房是江家的,日子是他们自己的。

  谢星珩半推半捧的,叫阮师爷做记录:“县衙也得备份嘛,知道哪家哪户,都在做什么。”

  阮师爷拿笔的手,什么写不得?

  江家说得清楚明白,一户就出一个人,百来个名字而已,百姓们看他的眼神还跟看青天大老爷似的,他飘飘然提笔,谢星珩给他研墨,他边写,谢星珩边夸,夸完了羞涩问:“阮师爷,你这字写得实在好,也给我抄一份?”

  阮师爷:“……”

  太厚脸皮,也太直白,前阵子都没听闻这赘婿在农庄干活,这回怕是想在常知县面前露脸,见了谁都巴结。

  谢星珩在他的沉默里,抓了一把碎银子,笑容不露痕迹:“阮师爷,请。”

  区区名录,阮师爷写了。

  谢星珩拿到他的笔迹,心满意足。

  成年人进入社会第一课,不要乱签字。

第29章

送客

  登记妥当,官府留档,这事就板上钉钉,百姓们欢腾一片。

  谢星珩把五页薄纸交给江知与,江知与捧着,眼眸晶亮。

  “我们去给爹爹看。”

  早上通知过后,庄上就热闹了起来。

  百姓们先回去商量,再来登记,消息自然而然扩散开,江家族亲听闻,都急吼吼的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