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第4页)

  这么多年,皇上也没有再提过沈钦言,冷不丁收到他要回京的消息,上下都没有打点,各省巡抚正值壮年,江老三还查了目前的“萝卜坑”,没发现有合适沈钦言的地儿,自以为体察圣意,把沈钦言摁在了南地。

  而提议沈钦言回京的人,是太子党。

  江老三以为得罪的人是太子,慌里慌张四处打点,破了财,也吃了些苦头,他现在在吏部的威信直线下降,成了边缘人物,大家都不带着他玩。

  看起来还是实权衙门的五品官,实际什么时候被革职都不奇怪。

  为消息灵通,他送了二哥儿给老太监。

  老太监瞧不上他,消息给得干巴巴。

  有个总管太监给程道长面子,透露消息说,沈钦言是圣上想要调回来的人,这是父子之间的默契。

  郭先生说,太子不一定真的希望沈钦言回京,江老三误打误撞,反而成全了太子的真实想法,所以江老三的讨好才能奏效。

  他的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经有实权,卡着文官的选拔。替代者众多,还未到时候,暂留他继任。

  何书文讲话像背书,这串消息对他来说很晦涩拗口,他跟江知与说:“郭先生应该会跟你夫君详谈。我就知道一点,江老三好日子到头了。今天太晚,信件出不了城,明天就给丰州寄信,我们要早做打算。”

  朝局的事,他们都不懂,也不敢妄议。

  江知与把沈钦言的名字记下了。

  去丰州赈灾的官员叫沈观,这俩应是一家人。

  正应了何书文刚才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都当官了,是仇是恨,都不会明明白白的展露人前。

  只是三叔太松懈了。

  他都因沈钦言的事吃过亏,怎么看见沈观去丰州赈灾,还能若无其事,半点消息都不给老家说呢?

  年前吃亏的……

  江知与算着时间线,今年五月里,家里才收到消息,说三叔要把他送给老太监当侍妾。

  这就说明,三叔上下打点,至少用了四个月时间,最后关系通了,想更稳固的维系,才有此下策。

  是那个老太监没说沈观会趁机报复,所以三叔才没放在心上?

  他料定沈观不敢在赈灾的事上做手脚,偏偏沈观胆大包天,想先斩后奏?

  不论如何,敌手已定,是沈家没错。

  再看看具体下毒的人是谁,他们就早日回丰州。

  另一边,谢星珩跟镖局四位先生在后面演武院摆桌,人手一件大披风,脑袋上戴着帽子,团坐赏月。

  天子脚下生活的人,谨慎刻进了骨子里。

  自家镖局内部,都露天说密事。

  何镖头带人在外围看守,不让人靠近。

  谢星珩终于得到了朝局信息,把他目前所缺的版图补充完整。

  听完以后,他心沉如石。京都不宜久留,这两年也不是入仕为官的好时候,他得猥琐发育。

  镖局四位先生,都是举人,最年长的是郭先生郭孝祥,年过五十,最小的是杨先生杨德一,另有刘先生刘翰维,向先生向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