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第3页)

  饼子画完,辛苦的话慰问两句,江知与就让人抬了三只大木箱过来,揭开一看,中间是白花花的银子,两边是黄灿灿的铜板。

  本地佃户过年时,会去县上玩,有些人见过镖局的发钱文化。他们纷纷科普,议论声里,惊呼连连。

  陈管事叫来两个大嗓门汉子,帮江知与喊话。

  叫一个名字上来一个人,还大声唱数额,下边有人附和喊道:“谁家的xx哟!这么会挣钱!”

  抓铜板能抓好多,银子捏手里就那么一丢丢。

  领钱的时候,下边的人都在喊“抓铜钱!抓铜钱!”

  铜钱又多又亮,沉甸甸一袋子提着,多阔气!

  这一抓钱,各家各户的贫富情况也凸显了出来。

  有的人家里攒了银子,手头有余银,这时不顾呼喊,银子再少,拿的也是银子——好存放!

  有的人家还没攒下几分钱,就拿的铜钱。敞亮实在,用起来也方便。

  江知与新做的银子样式,是一颗颗的银豆豆,每颗一钱,略有误差,多一点的就算了,少一点的就拿铜钱补。

  农庄产业跟豆子息息相关,这银豆子拿手里,再轻,也让人心里踏实。

  有人拿了银豆子下去,带动了更多人选银豆豆。

  发钱的喜事,不拘形式。

  他们乐意“双拼”,江知与也没意见。

  顺口又画个饼子:“以后我们都能挣到金豆子!”

  谢星珩在旁看着,发现他家小鱼还挺适合这种大场面的。很飒很有精神。

  他记得农庄刚接管枫江百姓那阵,小鱼还得板着脸装成熟,与人保持距离,来巩固威严。

  短短数月,他能自在的跟人讲事情。动静皆宜,满面笑意,却没人说他太过稚嫩,撑不住场面。

  让人敬爱,也让人亲近。

  发钱大会结束,余下还有小半箱铜钱。江知与扫一眼,心里有数,最多五两银子。

  农庄上留下了三十个失孤孩童,江知与让陈管事找个由头,把余下的铜钱分给那些孩子,要私下送去。

  人多的地方就有纷争,整体淳朴,不代表个体高洁。

  小孩扎堆玩闹时,会有争抢行为。这份银子,给失孤孩童留着,平时想要又得不到的小玩意儿、零食,他们能自己买一份。过个好年。

  交代完毕,江知与带着夫君退场,把场地让给舞狮队,气氛整个的热闹起来,再接上戏班子唱戏。

  戏班子是二房养的那个,现在只给工钱,没有中间商白挣一笔,请来很便宜,江知与留他们在这里唱两天,年三十再回城。

  他们夫夫俩从后边绕回宅院,简单休整,江知与兴头正浓,喝一碗热茶润喉,就要出去玩。

  雪橇的形式,让江知与很嫌弃,坐上面像个货物。

  谢星珩给他做示范,他看着夫君被骡子拉走。骡子跑起来,比他滑雪快,便跟着一起上去坐。

  视线低矮,移速又快,江知与戴着厚厚的手套,抓着身前扶手,冷风拂面,还有飞雪溅到他脸上,让他不敢张嘴,眼睛也眯着。

  谢星珩戳他腰,他穿得厚,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