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第3页)

  进士直接当官。

  这都不急??

  谢星珩垂眸喝茶,掩饰内心难藏的吐槽情绪。

  急什么啊。

  上京赴死,不过如此。

第63章

人各有命

  拜完年,就忙家事。

  谢星珩筹备买粮。正年间,路不好走,他们也不敢在昌和府境内买粮,以免被广平王的人注意到。

  还怕被京城的某些势力一棒子打死。买粮是去其他县城,也不买多,三千两银子购入,用作米粮铺的存货之源。

  这是明面上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屯粮。

  他们手里有粮食,才好应对即将来临的风暴。

  到时想帮人,也有资本。否则守着金银,也是饿死的命。

  风波还没蔓延过来,买粮相对顺利。在周边府县,用上江承海的人脉,跟他的老友们联络,再辗转联系上粮商,报价也很良心。

  江承海信里写得简单:我老了,招的哥婿是个书生,撑不起镖局,老兄弟们多照拂着点!

  这番买粮,他们还发现很多地方都在销售益智玩具。

  是上水白家出品,他们家有本事,上百木匠同期动工,学徒也叫上了,还从乡野请了些有点基础手艺的木匠,跟着抢工制作。

  赶了一个月,首批货卖得远,南下北上,一下占据两个府城的市场,就近跟当地木料商合作。

  初期只卖一样,要是合作,再有其他花样,另算利,两家、三家分账,市场占领得稳稳当当。

  小商户还没有来得及模仿“华容道”,他们的字块组合就风靡“小学生圈”。连连看、消消乐,成了年节佳品。

  白老爷没有在大量销售“消消棋”,这个需要多色字块的玩法,除却用不同木料来制作之外,还能上色。

  精贵木料制品,他弄了几副。

  另有多色石料制品、金银双色制品、多色玉料。

  这是放在店铺里压轴的。

  怎么能让权贵家的孩子,跟普通人家用一样的玩意儿呢?

  销售之初,他让伙计用厚毛毡做板子,在各个闹市街区玩消消乐、连连看。

  用两个不需要识字,就能看“图”玩乐的小游戏,带动热度,张口一吹,就是京都时新的玩具,哪个书生没有,是要被笑话的!

  过年去寺庙道观的人多,白老爷做事一绝,花钱上庙开光,还把产品送去了夫子庙。开一次光,白家的玩具就算都开了光。

  每到一地,先是上下打点,再是街头玩,然后寺庙供奉,同期找木料商人合作。

  一个点子,被他利用到最大化,刚开始销售,就卖脱销了。

  广告词是每位望子成龙的父母都无法拒绝的“背书更轻松,所有书生都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