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6章(第4页)

  不喜别人过问数额,也不会喜欢别人指手画脚,教他们应该怎么花。

  谢星珩说了一路的江家,此时要么不插话,要么就顺着说,不可以把话题继续拐到江家。

  这番应答,再加好感。

  李家铺子在南边,跟江家的东区隔着街坊。

  到路口,两拨人分开行动。

  谢星珩一路领着他们到江家铺子,只跟他们讨论养殖技巧。

  他们没想到谢星珩还懂这个,聊得很是愉快。

  到了铺子,听里面的掌柜伙计,都喊谢星珩姑爷,他们才真正信了谢星珩的话,眼睛望着已经摆在铺面门口的数笼鸡鸭猪,眼神热乎乎的。

  芋泥啵啵

  沿街还有百姓好奇观望,说江家的杂货铺名不虚传,竟然连活物都卖。

  而江家今天的开战信号是:谢星珩抵达铺面。

  李家活动有三天,让他们一两个时辰又何妨?

  前门铜锣一响,后院就有十个年轻力壮嗓门大的镖师,带着巴掌大的锣鼓,飞足往李家油铺狂奔而去。

  抢生意了!

  抢李家的生意!

  这种大喜事,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参与的!

  他们还要内部竞争,卷到一文钱都不收,这事白干都乐意!

  没别的,他们爽!

  在他们去李家的路上,逛小集门口,谢星珩拿着纸筒卷成的简易喇叭扩音,跟门前聚集的人说:“闲话少说,我知道大家都好奇门口这些鸡鸭猪是怎么回事,你们且听我细细说来。”

  规则是他跟江知与说过的,对着百姓们,更加简单直白,少弯绕。

  先领养,后付账。

  养死了,不赔钱。

  养活了,是自家的。

  鸡鸭同价,一只十文。结算期是半年。

  猪崽贵,一只五百文。结算期是一年半。

  这个时限,是方便不用饲料的百姓。

  稍微宽一些,他们养肥了鸡鸭,能攒蛋卖钱,不至于刚养大,就捉了卖,没点盼头。

  猪崽也是。

  养得足够肥,出栏才能得好价。

  提前出手,想想都心疼。

  百姓们议论阵阵,还是要给钱的,但不用现在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