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第2页)

  ……

  数量有限,每家每户,最多限购十斤。

  猪肉之外,还有鸡鸭鱼肉。

  买鱼送鸡蛋——鸡场多余的非种蛋,现在不清空,过阵子都坏了。

  买鸡鸭也送鸡蛋——鸭蛋可以做咸鸭蛋、松花蛋。通常来说,也是鸡蛋受众广。

  鸡鸭分公母、老幼,价格略有不同。趁机科普一下“食物”月龄。

  “活蹦乱跳的新鲜食材”把百姓们都听乐了。

  尤其是母鸡和母鸭,竟然还有正在下蛋的!买回去可以先养着下蛋,暂时不吃!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卖完即止!

  人群躁动时,门口铜锣敲响。

  谢星珩嗓子哑了,叫人过来帮忙喊话。

  “县里百姓就在这里排队,乡下百姓,可以先返乡忙自己的事。天大的事,没有地里的活重要!你们来一趟辛苦了,先回去,我们家会安排人下乡,到你们村子里送货上门,大家放心,都能买到!”

  这话说出来,人心尽得。

  心里急着庄稼的农户们,感动得泪汪汪的。

  县里百姓都在说:“这赘婿不会做生意,心地还是好的。”

  又有人说:“心地不好,怎么做得出白送的生意?”

  把他们当衣食父母呢。

  来江家买东西的人,不自觉挺了挺腰杆。

  他们是花钱的人,他们腰板硬!

  和豆油一样,养殖场的发展时间要更短,只是家禽家畜的生长月份足够,就能下蛋孵化。

  家变过后,农庄焕发新生。带动留下的枫江百姓,投入生产建设,至今已孵化两轮。

  两轮的数量,管不到满县的嘴巴。

  跟逛小集的店面补货一样,这类活物数量不够,同样需要补货,要另找供货商、合作商。

  不拘是个体户还是大商户,谢星珩还亲自去找李屠户谈了生意。

  李屠户开了丰州县最大的猪肉摊,徒弟都收了八个!供应着县里大小酒楼的猪肉。

  他已有单干的资本,屠户性烈,有把子力气,杀猪刀、剔骨刀玩得溜。谢星珩过去谈生意,他刀就放旁边,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砍人的架势。

  这般作为,更显心虚——他怕江家以大压小。

  谢星珩是有诚意的。

  李屠户愿意合作,以后五五分账。

  江家出养殖技术、提供饲料、安排兽医入驻李家的猪场,同时负责经营、销售。

  李家猪场,包括养猪的、杀猪的人,都成为江家附属产业和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