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第3页)

  孙知县很想狠狠打他一顿,看他形销骨立,魂飞天外的样子,只怕这一顿棍棒下去,他立马就死了。

  他仁慈,捉了李玉阳的弟弟代为受罚。

  偏偏这一下的仁慈,把李家表面的和平,彻底撕烂了。

  有好事轮不上他们,分家不许,分钱不给,分家产不可能。挨打倒是让他们赶上了。

  李玉阳当家,连油坊都要烧了,这是当家的吗?败家子都没他这样狠的!

  连番闹数日,老李头先撑不住,吊着的一口气,彻底断了。

  他一死,李家顺理成章的四散零落。

  先当了两个铺面给老李头办丧事,又当了余下的铺面与油料田,分家分钱。

  李玉阳愿意守着油坊,他带着母亲跟妻儿守着就是。他们不奉陪了。

  李玉阳的孩子还小,母亲跟妻子都是标准的后宅女人,离了家宅,县里的路都认不清。

  没银子,叫她们自己洗衣做饭,成日里跟针线打交道,自己缝制衣物做鞋子,供自家人穿,多的拿去贴补家用,这种日子,想想都难过。

  他终于松了口。

  但分完家,他才来江家谈油坊的价格。

  两家争斗几十年,老李头死,李家散,以这种形式拿到的油坊,让人心里又是痛快又是悲凉。

  思及从前往事,江承海决定见见他。

  这件事,是两个孩子动手。

  一个明面抢生意,一个暗里动人心,两相配合,让李玉阳自己走了死路。

  江承海跟宋明晖聊天时,也曾感慨,但凡老李头还在,这个计划就成不了。

  李玉阳太嫩了。

  送东西都不会送,可见他在府上经手的事都是多“光明磊落”的。

  到知县府送油坊,是公是私,让知县自己选。

  他可以说是为县里做事,为国家做贡献,这座油坊,从此归县衙所有,所挣银钱,全拿来建设家乡。

  孙知县听出来他的弦外之意,也会收了。

  拿下油坊,就用来搞建设。

  找矿,挖矿,还要再冶炼铸造,哪一样不是在烧钱?

  李玉阳太过“刚直”了。

  江承海盯着李玉阳看了好久,真是不到绝路,不可胡乱判定一个人的品性。

  谁能想到,丰州赫赫有名的“小院花公子”,也是个狠心狠手的人。

  油坊的价格,江承海压了三成。

  中心区域的仓库烧毁,余下的成品油、油料等物,清点过后,所余不多,额外算货价,竟然只有五百两的货。

  这番清点,李玉阳还去衙门告官,叫来书吏同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