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章(第2页)

  黄家是铁了心要跟江家干,现在热闹红火,欣欣向荣。

  憋屈几年,终于有机会大展拳脚,上到主家,下到伙计,无一不是欢庆乐呵。不复往日压抑。

  以今年的盈亏而言,黄家也有亏损。

  主要亏损是年底推出的红白喜事套餐。

  大年三十,家里都没有休息,把黄家所有的账房先生还有掌柜的都叫来开会。

  他们根据现状做了推演,初期亏本是必然的。

  这个时期,都不能叫亏本,这是前期投入。嫁衣是重复使用,每一回租赁,都能挣钱。

  只是说,积少成多的时间会长一些,不能很快看到大额的营收。

  但这场活动,给黄家带来的名声影响不可限量。

  红白事,家家户户都会办。百姓们穿的是黄家提供的孝服、喜服。让他们能体面的送走亲人,也能体面的成亲,以此带动的铺面成衣消费,比往年年节时,近乎翻倍。

  这个翻倍,还要计算今年百姓们的生活水平。

  江家提供的各项扶持计划,去年第一年开展,成效尚弱。过个几年呢?

  粮食稳步增产,鸡鸭养殖增加数目。

  最重要的,猪崽也年年增多。江家的养殖场上,连牛崽都有!

  这是不会赔钱的买卖。

  黄乐文心思急转,决定同意三年之约,但他心里略有惶恐。

  “你打算定多少绣样?”

  这么认真来谈,还要限制黄家对外销售,只能供给糖厂,数量应该很大吧?

  数量多的话,黄家承担不起。

  他们有自家的生意,最近还在加紧赶制嫁衣——租赁嫁衣还有一个好处,能让顾客看见更多的花样,更好的定制。

  嫁衣之外,他们家绣样制品非常多。比如龙凤呈祥被子,以及配套的盖头、绣花鞋。

  这都要人手。

  江知与笑了,“你放心,神仙绣样是珍品,不可泛滥。我不会定制太多,只有少数人能靠盲盒获得,这样才能衬托它的珍贵之处。”

  也是因此,他要跟黄家定下不可接别人定制单的条例。他要保证市场上流通的神仙绣样,都是从糖厂盲盒里出来的。

  限制了获取条件,他原价购买又何妨?

  高手在民间,还有外地人会绣。

  江知与不能拦下这批人,他也不打算拦。

  外地难去,本地厉害绣工就那么多,真正厉害的人,早被黄家搜罗来了。余下的,仿不到精髓,也仿不了几幅。

  黄乐文一听数量少,初期只要十幅绣样,就松了口气,笑容都实在真诚了不少。

  他拿过绣样一看,表情又都凝固在脸上。

  他拿到的是基础名单,还有一本厚厚的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