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9章(第3页)

  徐诚抬脚踩他。

  林庚连声怪叫:“快快松开,这是一双新鞋,我今天第一次穿!”

  徐诚松了脚。

  他今天奔波,在雪水泥地里走过,鞋底还没干透,在林庚的鞋面上留了深深的泥印子。

  徐诚开心大笑:“就踩你!”

  林庚还在可惜鞋子:“要不是为了来见你,我还舍不得穿这么好的鞋。”

  黑面白底皂靴,最是常见的样式。

  徐诚听得出来话外音:“我不会帮你做鞋子的。”

  林庚只得作罢,“还气呢?”

  徐诚讲理,总归是生意,人家家里有糖厂,原料都有,还能大老远来丰州下定,怎么不算是额外的生意呢?

  他也不傻,三十文一斤的成交价位,糖厂刨除原料之外,能挣个十五文一斤,猪肉也就这个价位,有什么不满足的?

  秦家压了价位,把原料捎带,再加个运输成本,这个三十文能提高八文左右,算三十八文钱一斤的成本价。

  比正常出厂价便宜十二文一斤,这个价位,才值得人家跑一趟。

  他就是期待值太高了,受不了这个落差。

  林庚跟他说:“这一单不叫生意,是暖暖厂子。你去年忙到今年,我说给你银子,你也不要。冬日活动是热闹,声名传出去了,我看着挺好,但挣钱要时间。眼看着开春,你要采购原料了,厂子里的人都等着工钱过日子,你要怎么办?半途再去江家借钱?江家那小哥儿都跟你一起合伙做生意了,这钱借来,你还好意思主事吗?”

  徐诚知道,所以他才着急,不是守着厂子就是守着铺面,有什么机会就牢牢抓着。

  这一年,他看着银子流水似的往外花,进账又少得可怜,全靠畅想未来来维持信心。

  他压力大,期待也跟着提高,盼着能有一单生意,能解燃眉之急。

  哎。

  徐诚手里剥着花生瓜子,自己又不吃,都往小碗里放。

  他跟林庚说:“做生意真是锻炼心性,我一天要对自己说八百遍不要着急。”

  准备就绪,静待东风。

  就当秦家的生意,是一阵小风好了。

  林庚看他能想明白,对生意上的事,只有一句提醒:“这两年可以往府城发展,昌和府两县一府都能去,其他邻近府县别轻易去。”

  徐诚点头应下。

  他从江知与那里听说了白家的事。

  白家从上水县来,就在丰州县周边。

  一家子散尽家财,携家带口,远离家乡。

  这种当地有声名的商户,都混不去日子,一刀挥下,就是大肥他们能有什么本事,跑外面去闯?

  昌和府境内,属于广平王的封地。

  没动刀兵,可以过安生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