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2章(第3页)

  正经做生意,一千两银子,也是不小的本钱。

  但如果这一千两,包括了铺面呢?

  谢星珩没把话说死,只拿丰州这个县城举例。

  县城里,一千两左右差不多。

  换到京城……一千两,吃屁去吧。

  饭桌是谈生意的好场合,能考上举人的,都已实现财务自由,但做生意,他们着实不在行。

  有人扭捏,有人直接。直接问的人,就成了嘴替。

  进货价、出货价、损耗、运输、人员培训、活动卡片资金、活动策划,还有至关重要的问题——卖不出去能退吗?

  跟厂家合作,最大的好处,就是滞销货能更换。

  谢星珩逐一解答了,还做出了承诺:“一路会冰控温保存,送到你们手上的糖,不会融化一块。”

  满桌举人们对视一眼,齐齐腹诽:真是大手笔啊。

  举人里面,有两个是顾慎行的好友。

  这次观光团,是顾慎行攒局组织的,人员经过挑选,都是些有想法,也敢于冒险的人。

  顾慎行取中了进士,此次没来丰州,但给了一千两银子,愿意买一批滞销的糖制品。

  顾家有生意,但主营生意不是卖糖。他们互相对视一样,不知道这一千两银子,是买糖,还是加盟。

  加盟的话,朋友关系更亲近。

  以后解绑也方便,关门就行。

  买糖的话,需要后期维系。

  他们沉思着,依着顾慎行的性格来,这一千两银子,只要花出去就行。

  加盟商要出大价钱,从买糖变成卖糖,现在正需要人领头,带动气氛。

  饭后,他俩凑一处叽叽咕咕商量了会儿,决定加盟。

  实在不行,顾慎行还能退嘛。

  说要加盟,谢星珩也没立刻收钱写契据,而是带他们去最后一站,糖果屋。

  “不是我跟你们客气,是我做不了主。我就是个介绍人,糖厂是我夫郎跟他朋友合伙开的,加盟的话,要他俩来签契据。”

  至于为什么他俩都没见着人,举人们都不介意。

  此行都是男人,两个小哥儿能自在,他们都不自在。

  到了糖果屋,谢星珩所提的经营模式就更好理解。带着他们在店铺里走一圈,各样都对上了。

  尤其是卡池。需要到店看看,才能更好理解。

  最后再去后院里坐谈——“旅游”结束,该上消费环节了。

  糖果屋是徐诚的嫁妆铺子,原来是江家的铺面,是面积仅次于杂货铺的店面。

  后院可以住人,重新休整后,只留了一间厨房、一间卧房、一间茶室,其他都打通,做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