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9章(第5页)

  江知与有跟谢星珩交流信息,知道谢星珩跟顾慎行说了什么。

  他也知道对于普通夫郎来说,突破自我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现在有一件苏冉能做的事,不需要他出来闯荡,只需要利用家里的资源,再做整理,就能帮顾慎行成事。

  “从动植物图鉴开始收集,生活技巧、百科大全就慢慢积累。这个需要识字率,你们可以从‘每日一字’的公益活动开始,每天定时定点教一个字。”

  每天一个字,只教常用字。

  常用字的目录,可以从扫盲班拿。

  百姓们都知道读书贵,这种每日一字的教学会具有一定吸引力。

  虽说量少,可他们也忙啊。都有营生的,哪里有空天天费劲学?

  只一个字的话,可以家人分工。

  大人们可能不会来,家里有孩子的会试试。

  一个字一个字的积累,就不提男孩读书科举了。识字的哥儿姐儿,在相看时,是加分项。

  苏冉听得眼睛亮晶晶的:“常用字教完,就教他们词组?”

  也需要是简单词组,增加普通百姓的词汇量,加强理解力。

  如果大面积的扫盲做不到,这种小范围教学,也能帮顾慎行做教育试点,抓取数据。

  苏冉记下了,走之前还颇舍不得他。

  “我等你们来京城安家,到时我们也能常常聊天说话了。”

  他这是委婉祝福。祝谢星珩能取中进士,名列前茅,留任京都。

  江知与谢过,又各自交换了信物,说好要多多往来,有事就递个信儿。

  而谢星珩那头,一如既往,又在进士里拉了三个加盟商。

  这次愿意加盟的人,有一个是因谢星珩展现出来的才干,愿意卖面子,释放善意,以后便是朋友。

  另两个则是会去地方上任职。当官是个费钱的事,有点良心的人,甚至会倒贴钱。

  贴补县衙、养一班子干活的人,也可怜治下百姓,各处都要花钱。

  而为个人前程,也为余生顺当,上下打点少不了。这都需要银子。

  卖糖是个好营生,他们做这个营生,本来就需要铺面,可以将这个花销忽略。

  至于糖铺取什么名字,他们无所谓。糖果屋就糖果屋,没关系。

  重要的是,这些糖拿到手,就能转卖,倒手之间,就是将近两倍的利润,实在可观。

  现有的七个加盟商,都没给糖厂带来直接的利润,主要是糖制品的需求增加。

  江知与已经根据地图,又请了很多镖师,再结合父亲跟舅舅的经验,选定了分厂地址。

  都是水陆两通的好地方,当地次要作物里,有种植糖原料。

  定下送货地点,他脑子里就有相应的坐标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