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3章(第3页)

  十斤算什么?这生意实小。

  有人问他家在哪,往返要多久。

  谢星珩说:“我爹跟我一起来的津口县,我们就住县里,快的话,三天内就有结果了。对了,你们县里的糖铺在哪里?”

  往返太耗时间,运费也不便宜,先当地买糖,试试果酱成功率,调整比例。也试试晒果干。

  等着大量的糖运来津口县,最少得一个月的时间。

  回丰州要时间,备货、送货也要时间。

  这里的果酱厂还没建造起来,但赶上季节了,果子们又无法停止生长,在树上乖乖等着。紧赶着多做尝试,能救一批算一批。

  这家人大气,想着年年要坏那么多,难得有个生人来收果子,他们给了双倍的量,但只收十斤的价。

  谢星珩在本地行走,连听带看,对津口县土著有一定了解。

  这个氏族的人实在老实得过分。

  他忍不住问:“你们是哪一支的?我记下来,好来进货。”

  为首的年轻人道:“我们姓黎,东边黎家的,现在的掌印女官黎文君是我们家的姑奶奶。”

  谢星珩:“……”

  家里有个掌印女官,还这样行事,是真的好老实。

  他离开黎家,因拿了两担水果,护卫都挑着果子,也就不逛了。原路返回时,对街那些跟黎家打架的人,还在街口红着眼看着他。

  谢星珩:“……”

  咋,也找我打一架?

  打架是不可能打架的。

  民风再彪悍,也没人敢得罪“财神爷”。

  他们这里以前有过抢劫的事,抢商人最多。他们说商人是“钱多软柿子”。

  时日久了,来的商人越来越少了,就深受其害。现在不论和睦与否的氏族,对外来客都比较友好,尤其是愿意跟当地人做生意的商人,他们不能得罪。

  但据谢星珩了解,暗地里搞鬼的人不少。人心不齐的地方,很难保持绝对默契。

  街口这些人,顶着青紫的脸庞和臂膀,过来把谢星珩左右架着,也学着黎家的,把谢星珩架到了屋里。

  他们也给谢星珩吃果子。

  他们还憨憨的说:“都是好果子!”

  谢星珩:“……”

  给我吃好果子?听起来是放狠话啊。

  谢星珩笑呵呵接了,还咬一口试了。

  他吃过好东西,尝得出味儿。

  这家人喊说黎家的泼粪,但他们家肯定也追肥了。

  无人照看的野果,哪能长这么好?还这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