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章(第5页)

  能怎样,忍着呗。

  江知与不明状况,又看父亲和爹爹。

  江承海露出没眼看的表情,把桌上信件推给江知与:“你看看,你看看他写的啥玩意儿?”

  江知与心里咯噔咯噔的跳,拿到信件以后,入目就是谢星珩加粗的字体,附带了感叹号的话。

  “相思好苦,帮帮孩子吧!给各位爷跪一个!”

  江知与突地脸红,再看其他小字,才知夫君在求人才。他莫名开心了。

  夫君惦记着他,也想早点见到他。

  他也想夫所以他顶着红彤彤的脸皮,撑着场面帮忙说话:“这怎么了?他很诚恳啊,你们有没有人才推荐,说说啊?”

  满屋的人都在笑,只剩一个没有收到求助信的宋野耿耿于怀。

  “凭什么不给我写,我难道不是人才吗?”

第118章

人才与婚事

  人才需要搜罗,江家能有的人才都已经用上了。后来培养的,还没成事。

  因从前的事业核心是押镖,以武师居多,管理型人才是可遇不可求。

  先有农庄一体化发展,农场、牧场年年扩大。再有杂货铺重启,变成现在的逛小集。江知与又跟徐诚合伙开了糖厂、糖铺。

  徐家跟江家的人脉重合,用的人都是那些。

  后来搞合作商计划,从其他商户那里吸纳了人才入店。

  一方面加强合作商的绑定,让他们有归属感。另一方面,确实是缺人。

  别的合作商,根基都在丰州县,再多的人才也没了。硬要强求,就只能塞些中不溜秋的亲戚上阵。他们能送,江家还不愿意收。

  白家的根基在上水县,可他们来时就带了许多老伙计。入伙逛小集以后,更是特地寄信回乡,不然他们家哪来的木工团?

  好些掌柜的舍不得离开故里,愿意来丰州县的,都已经来了。实在没有人了。

  至于京城。京城的人手暂时不能调动,他们退居种田以后,农庄还在发展中,没有成型。又在弄药田、药虫,虽有几位先生看场子,但年轻一辈里,就何义归能干。

  何义归是下任当家的,离不了京城。

  两家人坐一处商量,盘算完,发现只有宋家的人脉能动一动。

  他们才来丰州县不久,从前暗地里贩盐的兄弟都还在上陵府潜藏。明面上做生意的兄弟,都早早逃到外地。

  宋威来到丰州县,跟谢星珩有合作,皮料生意已经提上日程,香料在进行中。

  芋泥啵啵

  宋家原来主营是贩盐,其他杂门生意都是掩饰。如今皮料生意有上升趋势,他们能将余下的挑挑拣拣,换个主营生意。

  至于江家的“盐商”名头,宋威跟孟秋商量过。两家再亲近,跟利益相关的东西,得注意分寸。

  宋威既然在教江知与盐务,他们就不用再插手江家怎么做盐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