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1章(第4页)

  似乎也做好了被威胁后,要破罐子破摔的打算。

  谢星珩见多了这种人,笑眯眯打完招呼,跟他们重新介绍一下白喜文。

  “白掌柜的,我们逛小集的大掌柜,总经理,铺子里一应事务都由他做主。”

  两个老板又跟白喜文点头赔笑,“久仰久仰。”

  四人落座,随行的小厮都在外头等候。

  谢星珩下午还有一场会议,赶时间,也不跟他们客套。

  “今天约你们来,是想聊一聊铺面买卖的事,帖子里我说过,你们今天能来,应该也仔细考虑过,行不行的,给个准话,也报个准价。”

  谢星珩开口,两个年长的老板都是笑呵呵,让他喝酒。

  “这事不着急,也到饭点了,我们先吃着喝着。”

  他们还跟谢星珩转移话题:“这时的春笋很嫩,来尝尝。”

  谢星珩看得好笑,给白喜文使了眼色。

  “行,我吃饭,你们三个聊。我吃完之前,不论定不定下,咱们都结束。”

  白喜文会做生意,也很机灵,各处一点就透。谢星珩说他胆子小了点,并非是说他魄力不够,而是在这个职位上,他拿捏不好尺度。

  江家的行事作风都太过善良守序,这一年多的发展,让江家在百姓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善人”行列。

  善人怎么会做“恶事”呢?这是助力,也是束缚。

  谢星珩去津口县后,逛小集的事务都由白喜文做主。他更是谨慎着来,生怕行差踏错。

  于买卖铺面一事上,谢星珩没什么好教的,他的砍价技术比白喜文还差点。

  他今天带白喜文过来,是做个示范。

  可以善良,但要有锋芒。

  做生意,可以为了好风评,做业内标杆,也能搞慈善,做好事,唯独不能当一个人傻钱多的软柿子。

  商人逐利,在谢星珩之前,江承海就累积了善名,这些商人们心里盘算着江家的好性子,想要在铺面买卖上敲竹杠。

  这是“名声”的代价。

  白喜文接过话头,前边都正常切入。

  铺面的大小、地段、人流量,都会对铺面的成交额造成影响。

  逛小集的存在,让他们这条街,成了县内最热闹的地段。

  可热闹,不代表能转化成营业额。人流量不等于客流量。

  白喜文在谈价的时候,也放宽了限额,会比市场价浮动一成左右,三百两的商铺,他能三百三到三百五十两之间买下来。

  但人心不足,他们想要更多。

  白喜文再三强调市场价、铺面实际价值以及江家给他们的其他方面的补偿,他们充耳未闻,慢悠悠摆谱,表示不着急。

  他们不急,白喜文被他们搞急了。

  当着谢星珩的面,两间铺面谈不下来,显得他能力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