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章(第2页)

  用完了,还要说他小气。

  “你拿来不就是给我用的?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账上银子实在少,这些木盒木箱用料扎实,小匣子还有木香,定是好货。

  谢星珩不想掏钱结账,他决定赖账。把白喜文说一顿后,他转移话题,跟他们说:“小年时,我们大家伙儿一起吃个庆功酒。这条街两排铺面都是逛小集的了,值得庆祝!”

  这是好事儿,庆功酒走公账,从账上余银里走。

  白喜文确认了下请客名单,听谢星珩说要把铺子里的伙计也算上,心里算了一笔账,便不跟谢星珩计较盒子的价钱。

  白家能从上水县拉木料了,这点东西不值什么。

  王延则说:“那么多人,他们一定会请你讲两句,尤其是其他合伙商,你记得把你的生意经带上。”

  黄乐文听笑了:“是你想要听生意经吧?”

  王延脸皮还薄着,红着脸蛋梗着脖子道:“难道你不想啊?”

  黄乐文也想。

  他都变得爱读书了,希望他也能长个好脑子。

  谢星珩有“生意经”,一个封皮上写着“生意经”的小本本,是江知与给他做的。

  当时是江知与怀着孩子,在家里写孕期日记,他便跟着一起写写生意经。

  初时记录频繁,一个本子转眼就写完了。本子都交给江知与了,他想带带小鱼。

  后来就写得少了,现在这本,从去年写到今年,里头一句生意经没有,都是些随笔杂记。

  谢星珩惦记这件事,想着场面话还是得说两句,回家再翻翻旧本子,找两句实用干货,这便够了。

  下楼后,他看着对街的铺面,又回望愈发敞亮大气的逛小集,突发奇想,沿着街道走到街头,再从街头一步步走到街尾,从脚步丈量他打下的江山。

  多的感想没有,只剩一句“好累”。

  在回家的马车上,谢星珩翻看着他那本没写完的“生意经”,里头还偶尔夹杂了几句骂人的脏话,回顾去年到今年的行程与事项,他摇头叹气,摸出炭笔,在本子首页写上年终总结词:奋斗哪有软饭香。

  什么生意经,都是虚头巴脑的东西,不如吃软饭快乐。

第140章

在百姓心中(捉)

  小年这天,逛小集歇业,上到老板、合伙人,下到供货商、伙计,都来吃年夜饭,也是庆功酒。

  年底之前来不及把新买的铺面合并下来,便一起摘掉原来的牌匾,给铺面原主人家带走,新挂上逛小集的招牌、幌子,用红绸蒙着。

  庆功酒在一品庄办,包场整个酒楼,地方还不够。谢星珩便说,还是包场,但让一品庄的厨师们来逛小集这里做饭。

  他们就在逛小集周边的空铺面里吃。

  江家是镖局发家,老本行不能丢。

  今年就不叫舞狮队来,自家兄弟换身行头,给大家伙助助兴。

  还有传统的“发钱文化”,一并抬上来。

  今年是第三届冬日活动,出现在第一届冰雪广场的“西游齐天乐”,成了每一届必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