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4章(第5页)

  京中联络点废了一批,何义归一直在建设,现在联络网比最初的大,但相对稀疏。胜在各处有人,街坊之间还能聊天,以此探听消息。

  下午他跟着满城跑,对外说是市场调研。

  当天没有结果,回家只跟谢星珩说了家里新添了哪些人。

  都是熟人,晚上一块儿吃饭,次日就上工。

  谢星珩隔天去翰林院,就有何义回跟着。

  他是何家老二,才成亲一年,性格还没稳住,努力沉稳,还是忍不住找谢星珩聊天。

  谢星珩看得好笑:“你装什么?”

  何义回挠头:“我爹爹怕我在外头惹事,说我要学的太多了,先照着大哥的样子来,大哥能不说话,我又不能。我憋坏了。”

  谢星珩就指着车夫说:“这不都是自家兄弟吗?你俩也能聊啊。”

  何义回立即表示感谢。

  不然他们送完谢星珩,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过日子了。

  谢星珩今天的工作如昨,上午写诏书,诏书内容是商务令。

  皇帝要求他把商务令里面的“经济作物再加工”做个示例,这句话太虚了,下边的人摸不准主意。

  也叫他分开写,一个是公开给天下商人的商务令,一个是给地方官员的推行准则。

  谢星珩昨天就写完了,今天就摆上小镜子,尽情摸鱼。

  余下几天,他都这样过。

  而江知与则连日在外走动。

  消息第三天就打听到了,他跟着何义归,辗转找到了两个轿夫。

  大白天的,就给人堵家里,拿刀子架脖子上问。

  江家曾有个在吏部当官的江老三,但江知与还是头一次听说“骄子轿”。

  他气得浑身发颤,从轿夫家出来,师兄弟俩翻墙转巷,更换装扮,另找地方说下一步的行动。

  何义归提醒他:“老货不能动。”

  吏部堂官,一部之首。看似身边没几个人,实际不知跟着多少护卫。

  这还是京城,贸然动手,朝廷震怒,逃无可逃。

  江知与不动他。

  他让何义归继续打听向家的事。

  人都有软肋。

  有些人和事受损,会比他们自己受伤还难受。

  江知与还有个计划。

  那是在李家油坊上实行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