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3章(第3页)

  京城比丰州县冷太多了。

  翰林院书多,他们桌上都是书籍,铜盆离得远。把他冻坏了。

  李清臣给他提建议:“你下次带个汤婆子来,加个毛毯,看书时就踩着。”

  官场有规矩,穿戴整齐是其中之一。文官尤其讲究。

  谢星珩不敢在翰林院脱鞋。他点点头,出去溜达一圈,没见其他人这样干,便作罢。

  算了。

  熬熬吧。

  另一头,江知与从顾家出来,就直接去成衣铺子。

  探花同款服饰,做成了厚实的冬款。卖给有钱人的东西,用料扎实得很。

  江知与会打扮,在丰州县时跟黄家的裁缝沟通多,现在知道快速沟通之法。打版时,他亲自盯着,让衣服更显身段。

  为此,服装的厚实度会降低。御寒效果不好。

  不过有钱人不会满大街吹冷风,他配套搭了披风、大氅。

  宣传语都想好了,任何东西都有时效性,采探花的热度也一样。

  过了这阵子,谁还记得啊?自己再找裁缝做,只能穿过时的衣裳。

  “过时”两个字,在交际圈里很伤人。它等同于体面,也对标家族兴旺。

  也就是家里连一件衣裳的钱都拿不出来,抠抠搜搜这样子省。

  苏冉过来看他,先在铺子里转了转。

  成衣铺子不大,四四方方的,柜台占了三分之一的位置。

  江知与想要拆掉重改,今年要赶冬季的场子,就等年节里再动工,暂时先这么用着。

  做衣服期间,他找了几个身材、长相都不错的汉子,今天都在后头打扮。

  衣服有四个颜色。

  先是黄色,皇亲国戚能穿有黄色做配色的衣裳,仅做了五件。

  再是紫色,公侯家的公子能穿。仅做了十件。

  红色是主流色,首批有五十套。

  青色是异色款,同样是五十套。

  请来的汉子只能穿红色和青色,再把各式披风、各款大氅配着,在门口走来走去,给人看看样子。

  苏冉看这衣服都是一个样式,还有点担忧。

  “他们会跟别人穿一样的吗?”

  江知与点头:“这又没关系。朝廷的大人们也都是同款服饰。”

  谢星珩还说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

  他到时会做引导,会把不喜撞衫,搞成美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