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8章(第2页)

  今年农庄发展好,先是开始小规模榨油,再有养殖场。养殖场跟牲畜行合作,下半年开始售卖公鸡公鸭,种蛋和盖厂房的银子回本了。

  后边又加工红薯淀粉,跟糖厂合作。这块儿把今年养殖药虫的亏空补足。

  今年药田不错,霍家做了介绍,都有好价钱。

  整座农庄的年收入过了七百两,跟铺面的生意不能比,但相比往年,已经翻倍了。

  何义归很是可惜。

  “药虫若是好好的,今年能挣一千两。”

  淀粉的银子赔进去了,药虫养殖的银子也白花了。再是没卖出价,几项加起来,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等来年,淀粉作坊扩大,榨油厂扩大,养殖场发展成规模,收入就能朝着丰州县的农庄靠近,每年能挣个两三千两。

  江知与觉着不错。

  年收入有个两千两,弟兄们的日子就都好过了。至此才是熬出了头。

  过了除夕,进入立新五年。

  立新五年,正月初五,商户开市。

  江知与跟何义归,带着郭先生的长子郭仁厚,把一笼笼的鸡苗鸭苗装车,等着牲畜行的伙计们赶着牛车驴车来拉。

  他们去年宣传过,今年可以开始领养活动了。

  照着丰州县的经验来,第一年不进城,分区域,在乡下,以村为集体,做登记,发鸡苗鸭苗。

  今年没有猪崽,农庄的养猪场还在发育中,他们跟京城的屠户没谈拢,需要自家缓慢发展。

  牲畜行是常家的,常家在京城有名得很,做了登记,百姓们不敢赖账。

  有去年犁地的信任度,今年也把鸡苗鸭苗送到了家里,百姓们接受爽快。

  反正没要他们钱,养活了再给。

  这件事,江知与让牲畜行的伙计全程跟。务必熟悉流程。

  以后就是他们自己干了,切不可遗漏、出错。

  这头忙完,他跟徐诚举荐的巡厂人碰了面,带人去他新买的宅子里转转。

  往后来京城,就住那处宅子。

  因跟仓库是一体的,环境有点吵,但办公方便。

  若是怕吵,想好好休息,就去客栈。江知与给他报销。

  年底之前,江知与又给成衣铺子请了许多厉害绣工过来。

  还跟丰州黄家达成了合作,让他们把童装样式的图样卖给常家的成衣铺子,或者不拿钱,出联名款,拿样式换名声。

  即使是京中权贵子弟,在童装的样式上,也是参照着大人的衣裳缩小来穿,不如黄家的萌萌可爱。

  再就是主营的男装。江知与审美好,对衣服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谢星珩不擅长打扮,偏有个好身材好脸蛋,都是他帮着打理衣饰。

  他太懂怎么打扮男人了,对某些小细节拿捏得稳稳的。

  他跟裁缝沟通,多打版一些漂亮衣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