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9章(第3页)

  “我们家根基太浅,我不在京城以后,谢川就留在县里读书,早年我恩师给我留了很多带笔记的书本,我那几年学习的心得也都有记录在册,他底子好,等取中举人,我会再给他找师父教。国子监暂时不去了。”

  虽有熟人,但放一个半大孩子在京城,谢星珩始终不放心。

  谢根跟陈冬都应好,留他们在家吃午饭。

  从谢家出来,夫夫俩再转道去堂哥家。

  堂哥一家也是今年回来的,带着卫家三口一起,于今年中秋节前抵达。

  宅院还是从前的,江承海一直留着。

  卫家三口要另外安置,弟弟妹妹都是嫁娶的年纪,卫父可以留在家中供养,但他要给孩子们一个可以回来的娘家,他往后跟着老三卫民过。

  才到丰州县不久,委托媒人说亲的同时,也在找宅院。

  □□忙了,就在附近,两家以后有个照应。

  今天过来,卫家三口也在这边吃饭,两张方桌拼一起,摆了一大桌。

  守孝期结束,江致微递折子到吏部,暂时没得到任命,回信是让他等。

  津口县有新的官员上任,他这头没着落,又跟林庚谈过,便决定先回家。

  日子往前过,江承海跟宋明晖眼看也老了。他不能一直留在外头。

  谢星珩说:“这几年不太平,各地办实事的官员,也难以明哲保身,避一避也是好的。”

  江致微的前程卡在了这里。

  他从前当过官,后来是守孝停职。之前想往上考,提升一下资历,是用了他原有的政绩和未来南地的发展方向,上奏请示,得了许可。

  如今孝期已过,职务未复。朝廷没有说法,他再科举也难。这事着实令人发愁。

  谢星珩皱眉,确实难办。

  但如果是林庚当皇帝,这就不是问题了。

  退一步说,林庚当不了皇帝,等他回京城,又能运作一番,也不是问题。只是这两年不是好时机。

  他倒杯酒,跟江致微碰杯:“车到山前必有路。堂哥不必着急,你是有才之人,也愿意为百姓做事。大启江山正需要你这种人来守,埋没一时,埋没不了一世。”

  前几年常家儿郎就常常外出兵演,练兵做什么?自然是打仗。

  到谢星珩贬官,那些人也该捞够银两,边打仗,边继续捞。

  因着这事,这头吃过晚饭,谢星珩还跟江致微去书房密谈了。

  皇帝能放他到二月再上任,说明这几个月里,昌和府不会起战事。

  但往后若有战事,家中老小,都要让江致微多多看顾。

  也就是这段时间,江致微须得跟卫所的几个千户打好关系,往后不说调人调兵,至少能有个安身之所,容人之处。

  昌和府是广平王的地盘,这里定是皇帝重点放眼线的地方,说不准哪些人会临时叛变,多一层保障也是好的。

  另外,江致微是江家人,这点毋庸置疑。他都回来了,为长辈分忧是必须的。

  所以农庄那边,也能让他接手。以“纪律性”为由,做民兵培训。

  这要分批次,少量多次,尽量让壮劳力们,有自保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