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第3页)
而在昌和府到京城之间,防线逐日增加。
身处云川的林庚,时至今日,都没能策反常如玉。
良禽择木而栖,但忠臣不事二主。林庚佩服。
他择日离开云川,互不为难。
此时此刻的京城,满朝文武缟素,为太上皇送灵。
这位太上皇,见不得天下安定,死前得知贤王倒戈败阵,又立一道诏书,要传位给林庚。
消息封锁之后,也传得满城风雨。
皇帝便说太上皇得了失心疯。
这个病情,要一直为太上皇讲经说道的国师程明来作证。
程明十九岁时做了一品国师,如今三十岁了。
他面貌没有大的变化,脸型五官犹有少时幼态,过于圆润柔和。
他穿着满身绣道德经的袍服,用布条扎着道髻。并未和其他道士一样手握拂尘,他常拿在手里的,是一支能与拂尘比大小的判官笔。
太上皇薨逝后,程明就被软禁与皇城的问道观里。
给他的路有两条,同意作证,他依然是大启朝的一品国师。否则,就给太上皇陪葬。
程明赤脚踩在巨大的宣纸之上,拿超大号判官笔蘸墨,行走之间,画出一副卦象。
皇帝来到问道观,在门口驻足观看许久,程明才睁开眼,回身虚虚行礼道:“帝星明亮,臣是识时务之人,臣要活命。”
皇帝问他:“哪个帝星?”
程明答:“只有一颗帝星。”
皇帝眯眼看着他,突地笑了。
隔天,皇陵之外起高台,名为“星楼”。
高台之下,是木材搭起的柴垛,往上是一块平整木板,侧面有梯子可以上来。
皇帝搭星楼,让国师为太上皇讲道引路,邀满朝文武来看。
顾慎行跟着他爹和他叔叔同来,远远看见霍家父子四人。
到了皇陵前面,人员自动分列,照着官职大小排序。
霍钧年岁大了,被赐座。
群臣到来,皇陵前依然一派静谧,连衣物摩挲、鞋底落地的声音都微乎其微。
火烧活人,这个活人还是国师,位居一品。
如此行为,让百官胆寒至极。
程明在禁军拥护之中,似乎并未受到影响,也没有即将面临死亡的恐惧。
他们数百人在这里熬时辰,等到太阳西落,明月高悬时,禁军首领请程明上星楼。
随着他一级级踏上爬梯的台阶,四面守着的士兵也拿火把,从下方引燃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