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页)
出锅装盘,油焖笋大功告成!
“吃饭啦……吃饭啦……”
吴忧已经被饭食的香气勾得肚子早就呱呱响了,急的恨不得扒锅的样子。
沈如意还是不徐不急,拿碗盛饭,然后要端陶罐时,阿引赶紧过来,“沈姑娘,还是小的来吧。”
她便不客气,拿了筷子,拿出草垫子,给大家伙坐。
黄昏日落,暮色四合。
因为有灶眼余温,坐在小屋门口,也不觉得冷,围着小桌子,几人闷头吃饭。碗筷碰撞发出轻微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温暖而熟悉。
第32章
种菜
加钱(入V)
吃过饭,阿引抢着收拾碗筷。
沈如意便也落得轻闲。
吴忧倚在墙边消食,安旬年轻,没好意思坐没坐样,端直身体,脸色不像去年冬天那样苍白,天气变暖,他也从病怏怏中变得有生机,整个人变得清朗隽逸。
二月中,又到月圆夜,月光如水,洒在吴忧的脸庞上,朦朦胧胧,看不出他神色。
“如意姑娘,你天天打扫王爷书房,有没有听说一个叫张五松的门客因为一篇策论被升为了正九品主薄?”
“寅时去书房打扫,天色黑潺潺的,连鬼影都没一个,就算想听人议论八卦,也得有人说吧,我往哪里知道?”
吴忧偏头看向她,笑的高深莫测,“跟张五松打过交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他肚里有多少墨水,不可能写出那样经世致用之策论。”
“不是他写的,难道是你写的?”
吴忧:……被小娘子噎的一句也说不出。
月光下,二人四目相对。
吴忧一脸探究。
沈如意一身淡然,坐在那里,一身短褐葛衫没有半点饰物,连耳坠都没有,纤细的肩胛、柔弱的双臂,美的脆弱,仿佛一触即碎的珍玉,不似真人。
可这双手垒了灶眼,搭了棚子,听说最近天天中午都锄地,刚才趁她煮晚饭的功夫,他已经把屋子前后翻过的地都看过了一遍,地道的农民也不过如此吧!可农民不一定会写字、画图,她会。
张五松此人他了解,绝对写不出那么出色的策论,可那篇策论是从哪里来的?又如何被张五松冠上名,最后送到了端王手中?
沈如意淡然一笑,仰望星空。
就似那账房先生,世人对有益自身的事情,从来都是闷声大发财,所以从来不是她算无遗漏,而是恰巧懂那么一点点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