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页)
几人一同向嘉成帝行了礼,就在下首站定。不多时,刑部尚书尹年、大理寺卿王崇耀、通政使蒋承俱皆到场。
九卿俱到,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场面。
而如今俱是因为那登闻鼓。
“好了,你们也都到了。郑安成,将之前宫门前发生的事告知诸位大人。”御座上的嘉成帝出言道。
郑安成也没敢隐瞒,便将之前午门外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又复述了一遍,包括通政使司左参议钱有得与监察御史田松德,欲在午门前对那上告之人行刑,却被群情激奋的士子们阻拦,甚至到现在那些士子们还没走,且有越聚越多之势。
听完后,这十多位重臣面色俱是一变。
但也仅仅是变了而已,从面色上看不出谁是什么心事。
“这事,你们怎么看?”
见此,通政使蒋承站出来道:“陛下,微臣本是在衙署,并不知晓此事,那钱有得之行,非是微臣所使。”
这是要推卸责任。
可必须得推卸,不然今日出了什么事,第一个要找的就是他这个通政使。
“钱参议也是职责所在,毕竟这登闻鼓至关重要,岂能儿戏,而面圣之前先责三十廷杖乃是先帝之命。”吴阁老出言道。
“可无人指使,他小小的一个参议怎么就敢跑去宫门口刑责对方?”尹年在旁边插了一句,他素来是个炮筒子,这也是为何他至今没能入阁的主要原因。
“尹大人这意思是我主使的钱参议去对那人刑责了?”吴阁老反问。
“谁做的谁心里有数。”
“尹大人,你这话有失偏颇,你不能和老夫有过节,便故意往我头上泼脏水。”
一旁的冯成宝助言:“尹大人,你这确实有些不厚道,怎么说得好像是吴阁老命那姓钱的参议去的也似。在朝为官都讲究官声,你这话若是传出去……”
下面吵得是你来我往,不可开交,而坐在上首处的嘉成帝也就看着他们吵,只有额头上跳动的青筋,显露出他的心情其实并不平静。
就在这时,徐首辅说话了。
“陛下,老臣觉得现如今不该是追究钱参议有无过失,而是该将那击鼓之人叫上来,查证他所言可是实情。”
还是徐首辅说了句大实话,不然就照这势头,今天都用来吵架算了,其他事也不用管了。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想象的君臣议事,都是以这种形式作为表现。事情还没说出个子丑寅卯,下面就吵了起来,而很多时候很多事都是这么吵来吵去不了了之的。
“郑安成,那姓薛的举人可是被带上来了?”嘉成帝问。
郑安成忙出去探问,不多时就领着薛庭儴进来了。
薛庭儴一路目不斜视地到了殿中,便就在郑安成的指引下,跪下对嘉成帝行了叩拜大礼。
“起来吧。你就是那击响登闻鼓的薛姓举子?”
薛庭儴站了起来:“回陛下的话,学生便是。”
“抬头,不用拘谨。看看你身侧这些人,这些俱是我大昌的肱骨之臣,你有何等冤情,尽管直诉,想必他们是一定会给你做主的。即便没有,还有朕坐在此处,定会帮你主持公道。”
薛庭儴也就顺势抬起头来,环视这些大多都不年轻的大臣们。
这些俱是跺一跺脚,朝堂就要抖三抖的存在,他真是何德何能。哪怕是那梦里,他也是经过万般努力,才能与这些人站在一处。
不过薛庭儴心中并不慌张,认真说来这些人里面有很多老熟人,也因此他的态度是不卑不亢的,只是看过后,便垂下了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