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5页)
一旁的周主簿连连对樊县丞使眼色,问他接下来该怎么办。别看薛庭儴能走,他们可不能走,他们还没忘这趟主要是来干什么的。
两人一阵眼神交锋,最终由樊县丞走上前,对那些围观的百姓道:“对于这次的惨剧,我们都心生悲痛,尤其是知县大人,多日彻夜未眠,为了不再让以后发生类似事情,县衙决定广招民壮……”
不远处的街头,停着一辆马车。
车中的人正是谢三。
“三爷,您真想好了?恐怕这趟回去,老爷会发难。”
“走吧。”
……
县衙内宅里,弘儿看着爹回来后,就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不解地问招儿:“娘,爹这是咋了?”
招儿看了紧闭的门一眼,叹了一口气,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你爹啊,你爹其实是个心肠非常软的人呢。”
第175章
第175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如今的定海县,
完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褪去了那场祸事的阴影之后,
又散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机。
招募民壮的事进行的很顺利,可能是倭寇会再度来袭的隐忧,可能是冲着县衙开出的优渥报酬,
县里响应的民壮很多,
定海县衙很快就组建起一个民壮团。
民壮团共计招募了五百多人,皆是青壮年男丁,
由定海后所统一进行日常团练。
除了最基础的陆地操练外,
还会对他们进行船上和水上训练。都是出身沿海一带,甚至因为很多人祖上便是打渔为生,所以这些民壮们对船和水,
有一种天然的熟稔感,也因此格外事半功倍。
而与此同时,
造船之事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定海县本就有船厂,
虽不如福建长乐及江苏太仓的船厂有名,但也是造出过许多船的老船厂。只是近多年海禁管得越发严,再加上几次内迁,
所以船厂逐渐被废弃了,
但有手艺的老工匠还在,还是能造出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