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帅小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第5页)

“谁说我写不出新闻稿?”小帅当即驳斥。

“那你倒是写呀?当初纳新,校领导和老师都把你夸上天了,大家都认为你能成为校报的笔杆子,可你也没拿出成绩啊?”

小帅气不过,直接翻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几篇稿子,往韩俊面前一拍:“自己看吧。”

这是小帅之前替徐晓宁采编的稿子,还得到了传媒学院专业课老师的肯定和褒奖,他一直揣在包里,就是为了以防万一,遇到今天的尴尬窘境。

韩俊看着看着,眼睛都瞪大了。

他们俩的行为,也吸引了不远处几个大二学长的注意。

“你们俩吵吵什么呢?”编辑谭林走过来好奇地问。

韩俊刚想把小帅的稿子收起来,小帅就耷着脸说:“有人怀疑我的新闻创作能力。所以我把之前,传媒学院的技能大赛、我们学院的歌咏比赛、校健美操比赛的几份稿件,拿出来给韩俊看看。”

谭林师姐本身就跟韩俊不对付,现在更是一把抢过稿件,仔细阅读之后,她也瞪大眼睛道:“写得不错嘛!怎么当时不往报社投稿?”

小帅是不敢投稿,万一审核不过,他的脸就丢大了。

所以他只能通过徐晓宁,将稿件交给传媒学院老师审阅,验证自己的创作水平。而等老师批改完作业,时间就已经过了校报的投稿日期,因此小帅一直赶不上机会。

所以此刻,他不能说实话,而是依旧谦虚道:“我看有别的同学,也写了这些活动的报道,有些人甚至连一次校报都没登过。所以…我想把机会留给他们。”

第30章

万箭穿心

小帅的努力没有白费,小帅的实力在稳步提升,小帅的这次亮剑,瞬间打散了那些流言蜚语。在别人眼里,他不再徒有其表、外强中干。

他成了两方势力拉拢的对象。

一方是以韩俊为首的“新锐改革派”,主要以大一学生为主,以文学院和出版学院为主,以几个新晋的硬笔杆子为主。

另一方是以谭林、陈凯为首的“保守派”,他们是校报的中层力量,多数都混成了编辑和资深记者。部分大一学生跟着他们混,水平相对一般,但过稿率很高,因为谭林和陈凯这些人,手中掌握着一定的审稿权限。

小帅也搞不清楚,这两大派到底是何时成立的。但这两大派,一直对他都还不错。韩俊时不时就叫小帅出去聚餐,谭林和陈凯很容易就让小帅的散文见报,还时常夸赞小帅有才华。

本来两派只是心照不宣、暗暗较劲,后来韩俊玩儿了一次大的,差点在编辑部里,跟陈凯学长干起来。而且当时好多人站了场子,要不是齐老师及时出现,都有可能引发集体混战。

起因是一篇“好人好事”的报道:经济学院一男生拾金不昧,捡了钱包主动上交学工办,后来学工办的人找到了失主,失主送锦旗表达了感谢。

这次事件的采编,韩俊的人和陈凯的人都去了,也都写了稿子。但陈凯手下写的稿子,质量明显不如韩俊这边。可偏偏最后登报的,却是陈凯的手下。

韩俊气不过,所以他理直气壮、有理有据,极力控诉陈凯徇私枉法、滥用权力、搞小圈子、排除异己。

陈凯就挤着三角眼,据理力争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再说是他这边先投的稿,再加上时间比较紧急,就登了这篇稿子。

搞文化的人就是这样,无理也能辩出三分,就这个扯皮法,扯到明年都未必有定论。

由于事态恶劣,最后齐老师黑着脸,各打五十大板,一人一张黄牌警告。韩俊和陈凯都扣了2个学分,本月120元的津贴费也扣掉了。

这是两派彻底撕破脸的导火索,但韩俊明显更占理,更能赢得人心。因此他十分大胆,走了一步很过分的棋。

他自封“编辑”,收集审核自己那一派的稿子,并直接绕过大二这群编辑,将稿件递到大三的主编、副主编,甚至齐老师手里。

因为韩俊占理,这次谭林和陈凯选择了隐忍,就连齐老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默认了韩俊的行为。

那时小帅觉得韩俊真是个人物,有勇有谋有魄力。他本来没有一个正当职位,没有跟谭林、陈凯叫板的硬实力。可经过这么一闹,韩俊竟然可以跟对方平起平坐、势均力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