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页)
那他能说不行?我还小,我得好好学习,我得凭自己的双手去努力。
有捷径谁愿意走弯路?
小帅觉得这种事真落到自己头上,他也扛不住。
可是他没有这种运气,他只能凭自己的双手,一点点从人堆里扒拉机会。
思来想去,其实小帅惧怕的,是晓宁的原生家庭。他对晓宁一点都不反感,反倒觉得她可怜,生活在那种家庭里,也是够受罪的。
可不是恋人,是朋友吗?
不准确,该是知己吧。
能聊得来、能相濡以沫地帮助、能彼此信任对方。
至于以后怎样,小帅也懒得去多想。他只知道,晓宁绝不是心机的女孩,更不像苏哲说得那么贪婪、不堪、没下限!
小帅这么想是有依据的。
因为晓宁不仅不贪婪,而且很大方。
当初他和晓宁一起时,去书馆都是晓宁买零食,去录像室都是晓宁抢着付钱。小帅想用请吃饭的方式,把人情还回来,可下一顿晓宁就先抢着付账。
试问这样的女孩,她怎么会贪便宜呢?她对小帅这么大方,图什么呢?图小帅穷?
反倒苏哲为了诱骗晓宁开房,一而再、再而三地挥金如土、狂砸重金。晓宁拿不出等值的物品作为回礼,就只能交出自己的身体,以弥合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晓宁是弱势的。
最重要的一点,小帅愿意赌上自己的所有,押注那个孩子就是苏哲的!
不管苏哲演得多好、多么愤怒和无辜,只因他吃定了晓宁,上学期间绝不敢把孩子生下来。
只要晓宁不敢,他就可以死不承认!就可以甩掉这个包袱,就可以跟更漂亮、更优秀的张晴在一起。因为这样,才最符合苏哲的利益。
所有对晓宁的污蔑,都是从苏哲嘴里说出来的,苏哲说得就一定对吗?
除了孩子这个“未知数”之外,晓宁可从没说过苏哲一句坏话。如果单讲人品的话,到底孰好孰坏?
而且更始小帅痛心的是,他能感受到,晓宁最开始喜欢的是自己。
只是中间被苏哲横插一脚,他对晓宁亮出了巨大的诱惑,而且这种诱惑,已经挑战到了人性的底线。
同时小帅又一再朝人说,他和晓宁就是“朋友”关系。这足以使晓宁误判,使她以为小帅并不喜欢她。若不喜欢,那苏哲就成了另一种选择。
与苏哲在一起时,晓宁就和小帅保持了距离。这只能证明晓宁是个纯粹的人,爱就专心爱,绝不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这些问题,在小帅脑海里琢磨了一遍又一遍。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且事情,总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11月末的时候,关老师终于开始找人谈话了。
最先找的就是小帅,而且是在办公楼那边,关老师自己的办公室里。
“谈谈吧,你觉得谁做主编最合适?副主编都有哪些推荐人选?也可以谈谈自己,讲讲自己有哪些优势?”关老师叼着烟也不点,斜靠在沙发上,看着小帅一直笑,他对小帅有着掩饰不住的满意。
于是小帅很认真地谈,既不贬低也不抬高。他分析谭林做事稳重、资历老成,而且参加了省报社特殊培训,业务能力又精进了不少;但守成有余、创新不足,校报在她的管理下会走得很稳,但未必会出众。
接着又谈韩俊是个奇才,业务能力、写作水平在报社拔尖,做事也创新大胆、不拘一格。但有时候又太不拘一格,容易捅篓子。虽是顶尖人才,但有一定的不可控因素。
然后他又谈陈凯、张泉和刘丹。陈凯谈得较多,张泉和刘丹因为是自己人,小帅为了避嫌尽量少谈。少谈也不是不举荐,而是他知道,关老师心里跟明镜似的,说与不说,关老师心里都有数。说多了未必好,简单提几句,反倒能起促进作用。
“怎么到张泉、刘丹就哑火了?我觉得这俩人不错嘛!”关老师点上烟,带着皱纹的眼角,露出了老狐狸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