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5页)
“老刘,是不是有点意思?”大校长抑制不住投递眼神。
“这小子不简单啊,难怪语气那么瓷实。”全程冷脸的刘校长,竟难得露出了笑容。
第83章
全票通过
小帅方案中的第二个板块,也是专题片。
但小帅的专题片,又与梁超的专题片有很大的不同。
小帅的专题,是拍摄南大的优秀学员,展现他们独特的学习方法、良好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个人追求。使其他人能够从这些优秀学员身上,取长补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第三个板块是电视散文。
之所以开辟这个板块,首先是其可操作性高,传媒学院的每一位学员,每年都有拍摄作业,拍的大都是电视散文,而且拍得不错,有的甚至可以直接拿来播出。
其次就是展示南大风采,展示南大的校园风光、人文历史、学术氛围,展示南大在学生眼中的理解和感悟。
最重要的一点,电视散文可以投放到学校官网,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深入了解南大,为南大招生提供更多的吸引力,成为招生的一张名片。
第四板块是“精品课”。
南大每位优秀教师,几乎都录制过精品课程,这是一个老师教学的精华,是知识浓缩的珍宝。但却用错了地方,精品课成了教师评职称、积累学术成绩的工具,等评完职称,精品课的光盘便石沉大海,完全达不到知识的有效传播。
所以小帅要让这些精品知识重见天日,让它们在校台轮播,让有需要的学子们观看和吸收,让校台变得更有价值。
小帅近一个小时的讲解,竟无人再打断,他很流畅地把方案收尾,现场没有掌声,却都朝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王小帅,你背后有高人指点吧?”大校长笑着问,但无恶意。
“有!”小帅斩钉截铁。
众人看向老关,老关看看左右,忙解释说:“不是我,我只是给小帅布置了任务,还没来得及指导。”
众人又看向小帅,小帅第一个就想提曹老师,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下去。
他知道今天的会议,是传媒学院在和关老师较劲,要是把老曹扯进来,让传媒学院记恨上,那不是给老曹惹麻烦吗?
于是他抿了抿嘴唇说:“是省台的孙记者。上次省台播咱们南大的新闻,是我给孙记者提供的相关资料。后来我们互留联系方式,有问题我就咨询他。”
“哦想起来了!那次新闻咱们南大报道的不错,没想到也是出自你之手。”刘校长激动了,看看梁超,再看看小帅,他后悔趟这么个浑水,他太高看梁超了。
小帅松了口气笑说:“孙记者说了,以后咱们学校有好的新闻,可以及时往省台投送,孙记者让我帮忙盯着点。”
又说:“虽然他不开我工资,但我觉得这是好事。尤其咱校台成立后,做电视新闻也方便,再有孙记者这个桥梁,南大在省台的曝光率也会大大增加。”
小帅讲完后,大校长正襟危坐:“诸位,大家觉得王小帅这套方案怎么样?”
第一个开口的竟然是老刘:“王小帅的方案,更契合咱们校台项目的宗旨,契合学校的宣传方针,契合营造学术氛围的传播理念。最重要的,周期短、实操性强、投入少、内容丰富。这是我个人给出的意见。”
老刘松了口,老邹和老关也终于松了口气。在场人员几乎没有异议,最后敲定的是小帅的方案,梁超脸色惨白。
“梁超的表现也不错,看得出基本功很扎实。关老师,都是南大的人才,要好好把握和利用。”大校长不动声色讲了一句,目的是为了和解矛盾,让双方都有台阶下。
老关和老邹自然知道该怎么办,刘校长都连退了三步,他们若坚持不用梁超,那就是不识抬举、不谙世故,铁了心不给台阶。
“台里正好缺人,梁超的专业能力可圈可点,我会给予适当安排。”老关松了口,虽然梁超又回来了,但这种“回归”,跟之前的回归又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