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第2页)
“那你今天火急火燎来找我,到底什么意思?”孟轲眼神防备地问。
“我要告诉你一个消息,国外有家‘千山基金’,他们有可能会趁此机会,入股你们陵大。”
“哦?你从哪儿得来的消息?”孟轲的脸色,有了些许缓和。因为外资实力,一般都比较雄厚,若是这时候,能拉到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伙伴,他就有信心,打赢这场价格战。
钟茂才笑说:“我从哪儿得到的消息不重要,但千山基金的负责人姜尚文,对我很重要!我手里有他的一些把柄,刚好能够帮到你,使他在入股陵大的时候,价钱不用压得那么低、条件不用提的那么狠。”
又说:“老朋友,我这么做,算仁至义尽了吧!”
孟轲皱了皱眉,反倒开口说:“老钟,这不符合你的作风啊!这个时候你帮我,应该是有条件的吧。”
钟茂才摆手,又点燃手里的烟,深吸了一口说:“我不想让陵大倒下,因为陵大倒了,对我们型材协会没有任何好处。相反,你们和云港铝业相互竞争、相互压价,才能将我们协会的利益最大化。”
又说:“跟姜尚文见个面,帮你讲上几句话,协会就能持续地吃到红利。这样的好事,我怎么能袖手旁观?”
“是啊!这才是你老钟的性格,商人逐利,我不怪你。”孟轲心里算是踏实了。尽管钟茂才所讲的内容,令他极度反感,然而这就是事实。钟茂才敢当面讲出来,倒显得他实在。
如果他孟轲是型材协会的会长,也会和钟茂才一样想问题。
随后他问:“这个千山基金的姜尚文,真的会来?”
钟茂才弹着烟灰说:“大概率吧,他儿子就在咱临陵做生意,不可能得不到消息。而且据听说,千山基金在国外,投资干得并不怎么好,所以他们更看重国内市场。陵大虽然现在被动,但毕竟底子摆在这儿,又是主场作战,我感觉千山基金,应该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陵山茶楼,内院的二楼,一个鼻翼处,长着一颗黑痣的人,正端着茶盏,品着香气浓郁的茶香。
他的旁边,坐着他面相清秀的儿子姜聪。
“这几年过去,你这好色的臭毛病,还是没改啊!瞅瞅你这茶楼里,弄这么些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让我说你什么好?”姜尚文开口,嘴上对儿子虽有责备,但父子重聚,他心里更多的是想念和溺爱。
“不光是我自己用,生意上不还有很多合作伙伴嘛!您老放心,这些女孩都是签了合同、自愿的,绝不会再闹出之前那种洋相。”姜聪安抚着父亲说。
第615章
白振南的双赢策略
姜尚文放下茶盏,仰头望着窗外,长长叹了口气。
这也不能怪儿子,只有上梁不正,才有下梁歪。
当年要不是他和林书军,在外面花天酒地,被儿子看在了眼里;可能儿子也就不会沾染这种习性,后来还闯了那么大的乱子。
“那个女人,你查出眉目了没有?”姜尚文回过头,压低声音认真问。
“没有!林书军太鸡贼,把人藏得太严实了。他的老家、他的亲戚朋友,该查的社会关系,我差不多都查遍了,愣是没找到人在哪儿。”提起这茬,姜聪愤恨道。
“有没有可能,就藏在他厂里呢?”姜尚文又问。
“没有,我通过关系,调取过他厂里的人事资料;我甚至找人,专门去云港,在他厂门口盯着,连续盯了一个月,也没看到那个女人的下落。”
姜尚文挠了挠鼻翼的黑痣,再次叹息:“世界这么大,想找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姜聪啊,以后做事,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你老爹我,曾经天不怕、地不怕,可就因为你闯的这个祸,我这些年一直被林书军拿捏。这被人揪着的滋味,不好受啊!”
姜聪低头:“爸爸,对不起。”
姜尚文摇摇下巴,沉默半晌才说:“谈谈陵大铝业吧,他们公司内部,没有咱认识的熟人吧。尤其是涉及到,当年那件事的人。”
“我已经派人打听过了,绝对没有!入股陵大这个事情,您可以放宽心。”
姜聪看着父亲,继续又说:“爸,我觉得安全起见,您还是不要动用千山基金的钱。我手头还有不少,咱可以拿这笔钱入股。”
姜尚文却笑了:“孩子,你手头那点钱,还远远不够。何况那是咱自己的钱,好不容易洗干净的,凭什么拿来给白振南办事?而千山基金的钱,都是白振南、许建江他们的,既然他们愿意拿出来烧,就让他们烧个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