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第5页)
家辉认真点头,思虑再三走出电梯说:“也是个办法,刚好咱正在搞技改。这上头开完会,不少领导肯定着急搞视察、搞调研、树典型。吃过饭以后,我就给杨总裁打电话,看看什么时候,能约个考察时间。”
12月下旬,第二个周一开始,大港的五个厂区,渐渐开始有了全新的改变。
最初是更换厂名,接着是在厂区内部,重新设立崭新的宣传栏。
厂区的工人还不明所以,这个时候都在持观望和看热闹的态度。
然后就是各食堂、休息室内,都安装了闭路电视,但只能收到集团台的节目。
厂区的标语也开始重新粉刷,“大港是一家,安全靠大家”“新时代、新大港、新面貌、新环境”“国家的未来人民创造、大港的未来你们创造”“百舸争流、大港争先”……
如此强力的宣传手段,别说员工,小帅看了都迷糊。
接着各处宣传栏里,开始张贴市里领导,考察指导的大港生产的报道;张贴大港总厂、大港一厂优秀员工、优秀班组的获奖事迹。
这把火渐渐就点起来了,其它厂区的领导便开始着急问询,总厂、一厂的工人工资,明年都要上调,其它厂的工资,是不是也要跟着上调?
这时候家辉这边,开始在其它厂区,顺势推广新的管理制度、职位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评奖评优制度,以及员工淘汰制。
不单单集团台、集团报社,就连云港市台新闻,也开始跟踪报道大港的技改工作,报道技改完成后,将提升多少的营业额,提高多少生产效率,创造多少社会价值。
事在人为,当没有“势”的时候,适当地去造势。
用小势撬动大势,局面便开始改变了。
第668章
乘势而上
“胡诌八扯、虚张声势、满嘴跑火车!”
建川急了,他手持集团报纸,回到老爷子家以后,一掌将集团报拍在了桌面上。
“爸,你得管管,家辉这么胡来,迟早是要出事的。”建川坐下来,“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胡来?家辉怎么个胡来法?”许世平拨开报纸,拿起紫砂壶端在手里问。
“大港的情况我清楚,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可你看报纸上、电视上吹的,明年又是怎样怎样,业绩怎样上涨、技术怎么革新、工人待遇怎么提高……”
其实建川心虚的要命,因为家辉这么一弄,大港还真有点起死回生的迹象,至少表面有所繁荣。
而在他心里,家辉是不能干成这件事的!
“建川啊,你看看省台新闻,人家在播报的时候,也是预计明年增长多少、预计经济多少增速、预计未来会怎样怎样……大港也是‘预计’,并没有把话说死嘛!我看没问题,是你心理有问题。”
许世平斜了儿子一眼,接着对着壶嘴,闷了口茶水。
“他这叫‘预计’吗?说得比什么都真!那市里领导去视察,明明就讲了那么几句好话,瞧他们给编排的,三句话硬生生给解读出了好几千字!”
关于那些报道,建川看完后,活像吞了只苍蝇,搞得他心里不上不下。
家辉那帮人,就突出一个词:“不要脸”!
许世平忍不住笑:“那些领导,还是我打招呼,请人家过去视察的。人家领导都没意见,你跳什么脚?建川啊,做人做事,心胸要开阔;好歹那是你弟弟,他表现好了,你脸上不也有光吗?这不是在给咱许家争脸吗?”
建川冷哼,如果家辉不是他弟弟,倒还好了,难得一见的人才。
可偏偏是他弟弟,这才是矛盾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