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第2页)
廖总微微一笑:“如果这是大港集团的工作常态,那就相当有意思了。这完全能从侧面反映出,大港如今整体的管理水平。有了好的管理,企业才能长盛不衰,合作才能更加长久稳定。如此,咱们必然能够安心,彻底放弃跟省城那边的合作,转而与大港共谋发展。”
众人在一厂办公楼下停了车,吕盛下车后又问:“要不要给方总打个电话,由他来亲自陪同参观?”
小帅捏着下巴想了想说:“还是算了吧,方总那人不拘一格,尤其现在技改,那么大岁数了,他还总亲自上手,弄得浑身脏兮兮的。最要命的是他那嗓门,我怕他飙脏话。”
又对着手哈了几口热气,看着吕盛道:“昨天下午,你不是跟方总取过经了吗?待会儿你负责讲解,讲个大概就行。”
吕盛摘下眼镜擦了擦,苦涩一笑说:“我就是纸上谈兵,真正涉及到技术方面的事,我就一知半解了。”
“要的就是一知半解!你真把核心技术,详细讲给了他们,我还怕泄密呢!吕总,咱要的是营销,不是推广技术。”
说完,小帅转身上前,走到廖总面前笑问:“是先参观生产线,还是先去会议室谈?”
廖总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照直说:“先具体看看生产线和工艺吧,看完之后,才有东西聊嘛!”
小帅点头,先带着众人,去定制链条的厂房参观。
廖总这群人,对于产品的优劣,他们有分辨的能力;但对于实际的工艺技术,水平其实跟吕盛差不多,毕竟隔行如隔山。
廖总更多地是把目光,放在了大港的企业管理、员工风貌、生产规范方面。
各厂房来回穿梭,廖总首先觉得,这大港的宣传工作干得相当不错,肉眼所及之处,大大小小的标语,关于集团发展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于安全生产的。
安全消防,做得也相当到位。
各处设有消防沙、消防栓、消防用具,厂内有非常醒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区,每一个工作区里,还设有详细的“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警示牌。
这些看似简简单单的东西,其实是少有公司能做到的,省城那家企业,在这方面就做得不够到位,完全没有大港如此精细化的管理标准。
他们一边参观,吕盛就在旁边,拿着自己的黑色工作簿,滔滔不绝地讲解。
吕盛的口才是真行,这点让小帅十分意外。
他讲解的时候,还要拽几句英文,乍一听,好像大港完全与国际一流技术接轨,其实翻译过来,无非就是机械工程方面的一些专业用语而已。
但忽悠外行足够了,反正他们也记不住。
倒是搞得凌商这帮人,连连点头、交口称赞,至于真懂还是假懂,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吕总,这个东西搞得好啊,你们是怎么做到让型材弯折塑型,而不需要后期焊接或组装的?”
眼前的生产工艺,终于让廖总提起了莫大的兴趣,这个技术很关键,因为产品接口越少、焊点越少,就越能提高产品的受力和使用寿命。
吕盛越说越得意:“我们采用的是一体成型技术,并且加入了从从中元智尚采购的智能化设备。只要导入模组,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参数,去处理一些复杂的塑型工艺……”
这时候小帅赶紧拽了拽吕盛的胳膊,让凌商长长见识就行了,更深的东西,完全不必去解释。
看到小帅的动作,廖总也十分懂规矩地没继续深问,而是疑惑:“现在你们就已经有订单了?”
小帅直言不讳:“目前正在给我们云港地产,在湿地公园西面的别墅项目供货。待会儿咱们去质检车间和打包车间,您可以实地考察我们的良品率,以及我们大港,对于产品质检的严格标准。”
第682章
凌商倒戈
一整套流程走下来,廖总心里其实已经有数了!
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大港,不再是曾经的大港,它已脱胎换骨,明显掌握了更加成熟的技术,以及冲击高端市场的能力。
他们夺回市场,只是时间问题。可能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稍显仓促,但假以时日,等他们自身不断地完善、耦合、自洽以后,这个企业绝对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