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第2页)
“我当然高兴。”海棠像个吃了蜜糖的少女般,得意而脸颊微红:“年纪轻轻,就坐到了现在的职位,老公又是集团大红人。小帅,原来幸福还可以这样啊!以前,这样的事情,想都不敢想的。”
“说明你做得好,没有任何努力是白费的。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云港集团也是一家好的公司。在一个对的平台上,去施展能力和抱负,便一切都有可能。”
海棠咬着红唇,俏皮地看了小帅一眼。她知道,自己所获的一切,大都是小帅带来的。
是他瞅准时机,下注东海厂,才让自己走了人生的一个“捷径”。
这次小帅车技娴熟,赶在下午2点半钟,车子便已经开进了村里。
一年半未归乡,村里又有了新的变化;家门口的那条石子路,已经修成了平坦的水泥硬化路。
家家户户门口,也在路边兜起了一个个小花园,但种花的少,种时令蔬菜、大葱大蒜的多。
路的两侧,也统一都种上了银杏树,放眼望去,村里不仅显得特别规整,而且越来越美、越来越干净了。
大伯的收购站已经停了,早早地贴上了大红囍纸,父亲和大伯没在门口迎接。母亲和伯母却穿着靓丽的衣服,跟一帮娘们一起,围在收购站的屋檐下,东家长西家短的扯着闲话。
是秋红先看到了车:“嫂子,那个是不是小帅的车?”
美琴转头一看,她自认识车牌,便激动地扔掉手里的瓜子壳,拍着手往前跑:“可不是嘛!讲好下午3点多到,今天倒是来早了!”
小帅和海棠一下车,无论母亲,还是周边邻里,便一股脑围了上来。
夸什么的都有,祝福之词也不少;海棠非常机灵地打开后备箱,从里面抓出喜糖,许多邻里其实她都不熟,有的甚至都不认识。
她却一口一个婶儿地叫着,往人家手里塞喜糖,也不管乱不乱辈分。
回到自家院儿里,大强和忠民,以及几个村里“管事”的人,正在忙着开会。
婚宴要坐多少桌,一桌要上多少个菜;酒喝什么牌子的、烟抽什么样儿的,五一孩子放假的多,需不需要多预备些菜,用于应急之类的。
这对于忠民和大强来说,是一件大事,且方方面面极不能马虎。
爷爷叼着烟袋,时不时也会跟着插上两句,尽管他的话,在这个家里已经失去了分量,已经不再有多少参考意义。
父辈们已经顾不上小帅和海棠了,倒是母亲赶紧做饭,让俩孩子及时吃上了一顿家乡味的饭菜。
与海棠交好的朋友不多,且大都在云港那边。这部分人,等回到云港以后再宴请也不迟。
倒是小帅这边,极要好的朋友,他都是要请到家乡来的。
所以海棠不忙,小帅忙。这边刚填饱肚子,便被父亲叫到了院子里,商议着婚宴上的筹备。
外地的朋友来多少?具体怎么安排住宿?需不需要租上几辆车,专门接送这些人?
大伯考虑的很仔细,大强就想不到这些。
小帅又开始打电话一一确认,他们基本都是开车过来,所以这边无需租车。
但住的酒店一定要当地最好的,这个时候不能心疼钱。
这头忙完了,海棠又拉着他,从车里拿出在云港拍的婚纱照,摆放在了家里装修的新房里。
钉完照片,小帅双手叉腰,长长叹了口气。
看着家里重新铺设的地板砖,看着墙体重新刮的大白墙,看着漂亮的吊顶和吊灯,看着一水儿崭新的家具和家电……
他冷不丁冒出来一句话:“这非洲部落,终于也有点欧式潮流的意味了!”
海棠不解,微皱着额头,贴在小帅旁边问:“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