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第5页)
“不累,你能多留两天,我开心还来不及呢!”小帅生怕韩俊也走了。
“既然不累,那就带我去见见那个韩玉,看看那座坟吧。”
“行,上车!”小帅立刻从客厅起身。
“不,你骑自行车带我,我想走得慢一些,看看你成长的环境与足迹。”
“那…行吧,你们当作家的,还真是奇怪!”小帅无奈,只得推出自行车,载上了韩俊。
一路上,韩俊望着周围的田间风光,望着小帅曾经走过的足迹,听着小帅风里来雨里去的求学经历,听着他成长中的喜怒哀愁。
身临其境中,韩俊对小帅的这一形象,便理解地更加立体了。
一路迎风,来到韩玉坟前祭拜过后;韩俊再次掏出录音笔,在石碑前坐下说:“小帅,开始吧,第一个问题,你是从什么时候,觉得自己突然有了改变?”
小帅愣了一下:“你…你这是要干什么?”
韩俊帅气一笑:“我要为你写本书,因为你是我见过的人里,十分特别的一个。你身上有很多宝贵的东西,都值得挖掘和书写。”
“哪儿有?!我就是一个出身贫寒的普通人,和我一样的人太多太多了。”
“所以更有书写的价值,别谦虚了,算是我这个兄弟,送你的礼物。”
“我们董事长和总裁,还没出书呢。”小帅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本书,我不会从事业成功的角度去书写,而是你的思想,你的精神,你看待问题的角度,你的成长历程。”韩俊十分认真地捏着录音笔。
小帅自知不好继续推脱,便缓缓靠在韩玉的碑前:“要说改变,第一次肯定是海棠,离开乡下去城里的那个中午;那天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自卑,突然明白了,人是要努力做一些事情,来摆脱自卑的。”
又说:“要说最重要的改变,就是韩玉去世那年。他让我明白了,好与坏,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做人必须要有底线,要常怀悲悯之心。”
“什么是悲悯之心?”
“一件事,若触碰了你的良心,便不能选择冷眼旁观。总要做点什么,哪怕是微弱的、徒劳的,但人性的光芒,在那一刻,一定是闪耀的。”
(全书完)
第811章
完本感谢
非常感谢亲爱的读者们,能来到最后的篇章。
本书从今年2月份开更,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11月份了。
9个月的时间跨度,阿刀以此为职业,倒觉得还好;只是苦了追更的兄弟姐妹们,每天等着追更,太难得了!你们对阿刀的这份支持,我一直都铭记于心,更是我坚持写作的动力,是不断催促我寻求进步的方向。
写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好坏”。
之所以思考这些,因为我也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也会因一些人、一些事上火,会因观点相左而争执。
当那股子执拗劲儿过去以后,猛然间才发现:“我们争得面红耳赤,只是为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无知。”
这时我才明白,关于“对错、好坏”的判断标准,是由人的“认知”决定的。
在“判断”这一行为上,很难有人跳出自己的认知范围,就像许许多多的人,无法逃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原生家庭带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辈们灌输的思想。所以我每本书里的主角,为什么学习成绩都那么好?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年轻人,通过读书启智,跳出原有的认知范围,能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