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当年铁甲动帝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第5页)

  这两天送上来的折子,几乎每份奏章都薄了近一半,而且重点清晰,一目了然,想要拉着大旗诬告打压的,也掂量着不敢妄动。所以陛下和颜悦色,又对定国侯大加赏赐,这次群臣不仅没有异议,甚至有不少清官都不顾虚名,专程上折子夸定国侯此举有利于江山社稷,功在千秋。

  人家夸战功,狄其野甘之如饴,被人夸政功,狄其野浑身不对劲,宁愿去马厩喂无双,也不去政事堂被众位大臣夸成朵花。

  顾烈一个人去了政事堂,刚坐下没多久,大理寺卿祝北河跪下,也把一件美差给推了。他不是第一个推辞的,事实上,他是第九个,也就是说,六部九卿没人愿意干这活。

  这美差,正是大楚第一届春闱的主考。

  主考为何是美差?因为每一任春闱的主考官,对那一届考试学生来说,就是老师,尊称为“座师”,这些举人监生,一场春闱,就成了主考官的门生。互相之间,都成了未来官场上的助力。

  那为什么他们都要推辞呢?

  很简单,这是大楚第一届春闱,若是高中,那就是大楚朝开天辟地第一个状元。自家子弟都有雄心勃勃参考的,为了族人子弟的前程,必须要避嫌,否则说不清楚。

  这就很难办了。

  一般臣子不够格,够格的重臣不愿意干。

  那么,有谁既是重臣,又和谁家都没有亲近关系呢?

  答案显而易见。

  “不干,”定国侯一口推辞,“给我安了下属不够,还给我认门生?我都已经结党营私了,还想让我得个‘半朝’的名声?”

  大楚帝王跟他讲道理:“实在没人了。”

  狄其野想出个人来:“颜法古啊。”

  顾烈失笑:“他现在无名无职的,当什么主考。不过,也是时候让他出来做事了。但主考不行,赶不上。”

  狄其野也跟顾烈讲道理:“你知道春闱怎么考吗?”

  “自然知道,”顾烈觉得狄其野这话莫名其妙。

  狄其野却理直气壮:“那么多人,整整三天,吃住都在没比棺材大多少的单间里,你想想那个味道。”

  闹半天,不止嫌弃这活太好,能发展官场关系,还嫌弃考场环境不好,人爱干净。

  顾烈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

  狄其野又想了想,提议:“让顾昭去。锻炼锻炼你儿子。”

第95章

母慈子孝

  顾烈倒还真考虑了片刻。

  先前没想到顾昭,

不是顾烈忽略儿子,

而是顾昭年岁尚小,

也不是世家出身,虽然学习刻苦突飞猛进,可毕竟和打小儿接受众人目光的世家子少了几年经验。

  顾烈不是对顾昭没信心,

而是顾昭身为大楚帝王的嫡长子,万一有哪里没做好,影响的可不只是一场春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