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4页)
李桓的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病却日渐好了起来。
广陵王骨子里带着高贵和傲慢,却并非知错不改的人,他写出的诗篇能为万世传颂,不是因为诗,而是因为作诗的人殊世难寻。他从幻梦似的情爱中惊醒,猛然明了这看似繁花似锦实则遍地爬满虱子的世道。
世事无奈而荒诞。
倘若人人痛改前非便能得到原谅,这世上何来犯错一说?
他犯了一个错。
并不奢求原谅。
只痛苦的余韵将伴随每一个日夜,把潦倒的凄凉写进每一首诗中,化为长夜一场惊梦。
半壁斜阳,三寸雾霭,一道青色的影子从浓烟中隐现,手中两粒骰子殷红如豆。
当时只道是寻常。
第64章
荒寂的小镇,一行人休憩下来。
明月高悬起。
朱易守在篝火前。
他们上路已月余,才行了一半的路程。
百色国位于中原东南侧,一路下行,再过半月,方至岭南,岭南幅员辽阔,与百色毗邻。
正逢岁末,大雪封山,路歧难行,走走停停才至此处。
兮兰一路沉默安静,仿佛死去一般。
百色国的三王子一路与仆从说说笑笑,偶尔向朱易看过去,会调笑着说两句,“原来你们中原有这样好看的兵。”
朱易怕多生事端,不肯多言。
三王子相貌英俊,少年朝气,也不怪能被兮兰看中,他不愿娶兮兰,但他的国家以兮兰九公主的身份为荣,如此一对怨偶。也不知将来会如何。
周茂生沿路乘轿,不远不近地跟在朱易身后,与他并没有多余的搭话。
一行加礼部官员约莫五百余人。
虞凤稚下了马,影子覆盖住朱易。
“体力能否跟得上?”
朱易点头。
虞凤稚笑了,“你的马不如我的,可与我共乘。”
朱易赶忙摇头。
他还不知兮兰对自己的敌意从何而来,若是知道,只怕立刻跳离虞凤稚百丈开外。
方信看了眼虞凤稚,也没有避讳朱易,“将军,此处不对劲。”
虞凤稚点头,“是有些不对劲。”
行十里有余,依然未见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