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5页)
他只能自己来。
内里传来圣人的声音,“你便是朱易?”
朱易跪下行礼,回道,“下官正是朱易。”终于有一日,他又能称自己为下官,不是贱民。如今的朱易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只剩满腔冰冷的恨。这恨并不对着什么具体的人,他无比深刻地憎恨这世道。即便是虞凤稚,此刻也已不在他的眼中。
他冰冷的看着权势和利益,迫切的想要得到,却并不热忱。
好似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早已对人间无所贪慕,却还迫于一颗不甘心,强行留着一缕怨魂搅弄风雨。
圣人的声音出奇的温柔,“朱易,你立了大功,你想从朕这里得到什么?”
朱易回答,“下官想要的很多,想求一个公正,想求一道免死金牌,还想求泼天的权势。”
他便这样毫不掩饰地将自己所求一一道出,因为他知道在圣人面前所有的掩饰都将成为他通往黄泉路上的垫脚石。
圣人欣赏他的胆魄,竟然开怀笑了,“很少有人敢这样在朕面前讨要功劳,但你的眼里,朕看不到你对这些东西的热情。”
这年轻的官员看起来太冷了,冷的像是一块终年不化的冰,嘴里说着贪生怕死,贪慕权势的话,眼里却看不到半分。
“朱易,你是江宁人氏,朱家在京城借助穆声的势力如今鼎盛,而你却并不受宠爱,母亲前些日子刚死,你与自己的弟弟关系也并不好,深受他的打压,而朕为什么要为了这样一个人,与穆声作对?当初是穆声请求朕,得到朕永不用你的保证。你怎么还敢在这里跪着大放厥词?”
圣人说着恐吓他的话,语调却是柔软的,像在对着蝼蚁一般漫不经心。
朱易闭了闭眼,他的猜测没错,果然是他的好弟弟搞的鬼。
“便凭这一场将来天下皆知的功劳,便凭着圣人不赏赐我难以服众,便凭着陛下国库因战事空虚,有重用商贾之心,朱易在这时候,正可做送上门来的表率。这一切的一切,都比陛下对虞将军的承诺重要的多,更何况,虞将军能将下官从虞家门下放出,已经说明一些问题,可见虞将军本人也后悔了当初的决定,到底还是顾念了骨肉亲情,下官往后与他同殿为官,过往种种皆入尘土。一切以我中原大义为重。”
圣人哈哈大笑,“朕欣赏坦率和聪明的人。”
朱易笑了,“陛下,达官贵人走到金銮殿,只要半柱香,升斗小民想走上金銮殿,走到您身边,需要用二十年。您有心重用商贾及寒门子弟是好事,天下读书人不用走这二十年,便是臣所求之公正。”
珠帘后的圣人沉默半晌,从帘后出来。
朱易抬头,终于敢窥天颜。
当年他在人群中,见过意气风发的东宫太子,也见过不言不语的二皇子,如今二皇子登基为帝,便是圣人,面容虽与当年不曾有太大的变化,眼神却多了几分睥睨。
“好一个天下读书人不用走这二十年。你不是在骂科考严苛,而是在骂你这二十年受到他人的阻挠,朱易,你在骂虞凤稚,在骂世家,在骂凌驾于众生之上垄断科考路的权贵,是也不是?”
朱易闭眼,“他们不该骂?”
圣人便又笑了,“探花郎,皇室若不高高在上,如何保留威严,如何统御万民?”
朱易咬牙,凝视年轻圣人的眼睛道,“民能载舟,也能覆之。倘若威严之下无慈爱之心,不断滋生腐败,任由国之蛀虫蛀空万民,何来万民可御?”
死一般的寂静。
良久,他的肩膀上轻轻落下来一只带着扳指的手拍了拍。朱易这才反应过来,那是圣人的手。
“探花郎,起来吧。你果然不曾让朕失望。”
朱易便知,今日这关,算是过了。
圣人背过身躯,凝视窗外的宫墙,忽然叹息道,“皇家的人生来便与别个不同,兄弟相争,父子相争实是寻常事,有人明哲保身,有人一心想登基高位,但凡有所求,便有所禁锢,朕看了这么多人,竟看不懂你要什么。这泼天的权势朕可以给你,你亦可不择手段,但唯独一件事你若违背,便是杀无赦,免死金牌也救不了你。”
“何事?”
“你所行即为朕所想,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