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页)
李桓站了一夜,直到天色微微亮了,才带着金镯,和他的马车,远离繁华的京城,往北方的苦寒之地而去。或许这于他而言是一场心灵的流放,什么时候他想回来了,便能回来,若回不来,兴许秦楼楚畔,还有他的诗篇传颂回来。他似乎经过种种,放下了许多事,但于朱易而言,这位广陵王从他遇到开始便是个懦夫,即便到了最后,依然是个懦夫,选择了远离是非和京城。
广陵王有世上最惊艳的文采,也有世上最懦弱的心脏。
这样的懦夫,留在刀光剑影的京城,还是太危险了,既然他一意遵循家中老王爷和老王妃的遗愿明哲保身,那便苟延残喘着,在那些妓子的怀里,向后世流传着他的诗罢。
朱易有这世上最坚韧的一颗心,最是瞧不起这样的人。
一个连自己心意都不敢承认的男人,空有一副光风霁月的外表,内里不过是一个风月公子。
孟朝早就死了。
如今的朱易已经看透许多事,他已经习惯了失去,也习惯了得到,波澜不惊的像一池死水。
李祤也去了他的封地。
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要走的路。他们都是朱易漫长生命中的过客。而朱易之于他们,或许也不过是个刻骨铭心的过客。
李祤走的那一天,朱易见过他,正是广陵王向他辞别的第二日。皇子封了王爷,到了年纪,过了生辰,便要回到封地。他是圣人唯一的弟弟,封地便在富庶的江南,他可平安富足,受人尊敬的度过往后一生,但他看着朱易,却问朱易愿不愿意跟他走。
朱易摇头。
他好不容易走到现在,怎么愿意离开这个漩涡?
于是李祤也走了。走之前大雪纷纷,朱易站在城楼送他,李祤还是当年九公主府邸初见的模样,他笑着说没关系,以后若是累了,江南永远是他停歇的港湾。
江南江宁,也是他的老家。
朱易便笑了,“好。若有一日我身败名裂,若有一日我如周茂生一般,我便来找你。”
找你替我修坟,找你替我收尸,找你为我上香。
我在地下看到人世还有人思念我,也能含笑九泉。
李祤看着他,定定道,“不会有那一天。”
他们都走了。
只有朱易还执着地留在这里搅弄风雨,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留下来,也找不到自己离开的理由,便卷入这时局大势的洪流中,随波而动,随风而荡。
“爱卿在想什么?”
朱易从遐思中回神,看到圣人的脸,他垂头道,“想到了广陵王,也想到了三殿下。”
“他们都走啦,他们能脱得开身。朕却不能。”
高高在上的圣人,可一句话论人生死,却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
朱易道,“臣与您一起。”
李禄笑了。他面容还年轻,神情却有了上位者的沧桑与智慧,坐在这个位置上,一点一点被龙椅蚕食到最后,只剩下李禄这个名字。
外人还在山呼万岁。
他此刻忽然明白,为何他的亲弟弟,为何虞凤稚,为何他的表兄李桓,对眼前的朱易皆另眼相待了。
常年生在权势漩涡中的人,谁不爱一团炽热的火?
可惜这捧火,辗转到他手中的时候,已经剩下灰烬了。
这灰烬现在结了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