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梵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第3页)

法显收回目光,望向他合十道:“好,法师慢走。”

诃罗竭走后,他又抬眼望过来,眉峰微微皱着,神情隐晦不明。

花千遇和无念的谈话他都听到了,自然也能听出她对无念多少有些感兴趣。

只是不知这兴味是无念本身,还是他身后的南山禅院。

花千遇看着他问:“法师,对无念大师可有了解。”

法显眼底闪过什么情绪,顿了顿还是回道:“他是问初上师的弟子,十八岁时出家颇有慧根,到南山禅院里已有六年。”

“这样啊……”

第一百零二章禅宗

关于无念的情况,法显也所知甚少,仅有的了解还是来自明度禅师偶然提及的一两句,再往深处问他也就不知道了。

花千遇只得暂时打消深究无念底细的念头,往后会有机会的。

转眼日光西沉,昏黄色的余晖渐渐隐没,天幕升起一轮圆月,星月相伴,繁星缀满夜空。

三人到禅院食堂吃饭,回来后各自安寝。

翌日清晨,浑厚悠远的钟声自南山禅院开始洗涤开去,一层一层荡开,在山峰与云海之间回绕。

花千遇三人用过早饭便去了一趟无悟殿。

既然无念提及,便是不感兴趣做做样子,也得去一趟以表诚心。

无悟殿就在达摩院的隔壁,大殿面阔三间,单檐盖顶,飞檐翘角,雕门净窗。

殿内供奉着一尊佛像,四周宽敞明亮,一尘不染。

周围壁面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目光所及处无一不是的疏朗禅意的线条,一笔一画都深刻入石壁。

万法回环,清净无染。

这种被数千万经文包围的感觉,真会让人产生一种心旌动摇超然意境。

花千遇的目光掠过满壁经文,即便是看不懂,也不妨碍她在心中感慨一番。

回神时又觉有些奇怪,无悟殿内除他们外再无旁人,按理说应该有不少僧人来此参悟才对。

随之又想起一路走来也没见几间禅堂,在雀离大寺和天台寺时,到处都能看到念经精进的僧人,怎么到了南山禅院和尚都不念经了?

姜宁环顾一圈,问道:“这里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写了这么多经文没有人来看岂不是可惜了。”

花千遇也同样疑惑的望过来。

法显给两人解释道:“禅宗主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言意所指便是不依赖佛经,只靠自身感悟来体会佛理,以自悟心性为主。”

“这里所刻的经文多是让外来人看,禅院内的僧人反而不重经教,禅宗讲究的是机缘,机缘若到一点就通,即可开悟。”

花千遇点点头。

凭借她了解无多的佛教常识,也知道现代传承下来的宗派属禅宗最盛。

禅宗修行自由不用苦行,也无需熟记大量的经文,随时随地都可修行极为方便,其他宗派通常需辅以繁琐的经文才可修行。

在这一点上禅宗要更加灵活随性,因此倍受推崇,传承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