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页)
靖王世子谋杀朝廷命官,罪名坐死,靖王府才是永远都无法洗刷冤屈,死人是不会辩解的。
如果当时无念便身死也算干净,倘若侥幸不死,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天罗地网的搜捕,下场会更加凄惨并且南山禅院也会受到牵连。
无念猜到了这一层还义无反顾的去送死,归根结底他就没打算再活下去。
如今再去思考才发觉他的错有多重,缘行以性命相渡,他却只记得带他入山门的是问初师父,全然忘记缘行说过的话,他愧对的人太多了,不能再去辜负有恩于他的师门。
报仇不会所得善因,只得尝尽苦果。
世道黑暗,青天难寻。
那人生还有意义吗?
无念缓缓抬头定望问初,嘴角掀了掀,露出一个明显是苦楚的笑,沙哑的说:“师父你总说,人要放过自己。”
眸光闪动一下,眼里闪着点点泪光。
“我这一生,痛过、恨过、舍过,何时才能得解脱,每日念佛诵经,参禅救人,就能放下心中仇怨,可得解脱吗?”
话落,轻垂下眼睫,已经平静下来的面容有些疲惫,可还是僵直的跪着。
他久跪不起,何尝不是出于歉疚和罪恶。
问初心生怜悯,走到他面前拾起持珠,沉沉的一挂坠在手上,他向无念伸手欲扶他起身。
无念未有动作,只盯着他看。
那微微带着依赖的眼神是迷惘的,一直支撑他走到如今的路断了,当抛开前尘往事不谈,反而不知以后的路该如何去走。
问初知他心中所想,淡淡道:“何时放下,何时可得解脱。”
很简单的道理,可是做起来却是世间最难的,世人沉浮欲海,为各种尘念所累,总是在追寻虚无缥缈的爱憎之念,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断舍离。
无念无言以对,他突然又问道:“如何前行的道向自心而求,你的初心是什么?”
无念一愣,凝定的眸子缓慢转动一下,回忆几息之后道:“治病救人,匡扶正义,可是我连自己都救不了,怎么去救别人?”
话里存着几分自嘲。
犹记得曾经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做渝州城的名医,为百姓治病解除苦痛,玉笙还嘲笑他不见有出息,堂堂靖王世子偏要去做什么大夫。
可惜,往事如梦幻泡影全都回不去了。
问初神色柔和的看他,循循善诱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难得生在人间又遇到佛法,世间是有种种苦迫煎熬,佛道却是亘古不变,历万劫而长新,勘破自己的真心,才能不已自我立场去看待,真正的理解世间,救渡世间。”
睿明又富含韵味的话如引路明灯,直让人醍醐灌顶。
无念定住不动,黯淡的眼里升起一丝明悟,眸光亮了起来,几许思索,几许苦闷,总好过万念俱灰的空洞。
问初扶着他的手臂,他正在发愣不自觉间站起,撕裂的手背,指骨往下滴着血珠子,手掌里已蔓延了几道干涸的血痕。
手指一动,尖锐的疼痛流转向全身。
无念垂眼,温厚的手掌扶着他的手臂,动作带轻柔和疼惜,掌心的温度不断的传递而来。
心脏处的抽痛渐缓。
持珠绕在他完好的那只手上,问初稍后退一步,望视着他又道:“之前问为师的问题,现在有答案了吗?”
此前,他问好人没有好报,坚持行善渡人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