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3页)
法显点头:“那串赤金檀是寺内一位圆寂的上师所佩戴,自他寂灭后在已有六年都封存在舍利塔里,取得虽会麻烦一些,却也不无可能。”
花千遇神色渐变古怪,嘀咕了一句:“和尚还真是人傻钱多。”
赤金檀竟像是白菜一样能随意赠送。
法显:“……”
在外人眼里无价的赤金檀,实则对于寺内的僧人来说只是寻常,修佛之人不执着于外物,便也不会因为珍贵舍不得拿出来。
当然花千遇是不能理解这番想法,两者的心性观点不同,她只会觉得暴遣天物,如此珍贵又利于修行的赤金檀,竟放在角落里吃灰也没人用。
不禁对法显所言有些心动,转念又想到她都弄没一串了,再拿岂不是很过分,再者赤金檀在她手里也是可惜了,只得戚戚的打消这份心思。
“谢过法师心意,既是高僧遗物我又怎能索取,还是放在舍利塔里为好。”
法显也不勉强。
气氛一时有些沉默,花千遇转开目光,将镜子放入匣子里重新装好。
抬眸见法显的面容,微微顿了一下,想起方才他没半分责备的态度,不觉间唇边勾出笑意,连带被迫跟他一道而行的怨气也消了些。
花千遇冲他挑眉道:“法师现下无事的话陪我去置办些冬衣干粮,天已渐寒此行又路程遥远,尚未抵达凉州便已入冬季,河西地处边塞气候比平原地区要严峻许多。”
法显应一声好。
凉州地广人稀,大面积都是荒漠戈壁,严寒酷暑,朔风凛冽,往往尚未进入冬季,河西一带的住民已穿戴上厚厚的皮袄和毡帽。
真正下雪时,积雪如棉又能没过脚踝,此时置办些保暖衣物,比临到凉州时再买妥当。
两人一道出了客栈,鳞次栉比的商铺和摊贩在眼前排开,路两旁是稀疏树木,叶子早已枯黄飘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在风中摇晃。
相比较萧条的树木,街市上却很热闹,人流如织,叫卖兴盛。
花千遇沿着街市逛了一圈,铺子里只有卖棉衣和披风,没有羊裘,毡毯等等更厚实的衣物,平原不比山岭普通棉衣御寒即可,也就无所需之物,挑了几件合心意的买下,等到河西再换上更保暖的羊裘。
思索一番,她也顺便给法显买了几件,他身无分文没钱买御寒衣物。
回身将买来的衣物都递给他,瞥见那面容上闪过略显尴尬的神情,不由心中暗笑。
如今她算不算包养和尚了?
不过,一想到法显要跟着去凉州,便也笑不出来了。
他留下始终是个麻烦事,却想不到好的解决方法,只得将念头暂且搁置,盘算些所要购买的物件。
等零零散散的东西都买齐,两人手里已提满各物,除必备的衣衫鞋袜,还有一小口瓦罐,等抵达凉州地域,露宿荒野,天寒时能喝上一口热汤暖暖身子。
若不是赶路不便,她是真想带去一个红泥火炉,只是不现实遗憾的歇了美好念想。
干粮今日先不买,不知要在清河县待多久,日子过长干粮只会放的冷硬难嚼,等离开时再去购买也不迟。
返回时她去了一趟朝暮阁,给信使留了一句话,若是日后有信送到清源客栈来。
由于没和谢若诗约定确切时间,不知要等到何时才会来,朝暮阁便无法给她送信,等谢若诗赶到清河县,投信时便能知道确切位置了。
一连几天她都没离开客栈,为的是不错过时间,信来的比她预想中的要快。
第三日午后,清源客栈走进一个青衫布衣,神采奕奕的少年郎。
“掌柜的,请问花昙姑娘住在哪一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