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4页)
按照规定,副校长一周带一个班的课,卫城中学惯例,副校长不带班主任,专注行政管理工作。
正好,许诚刚带完高一,高二分科的话,班级会重组,他打算不再当班主任。
一是上了年纪,精力确实跟不上,一旦高二连着带,就得一口气带到高三。
他感觉身体坚持不了那么久。
二来,他想在自己任职期间,培养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
学校要往前发展,必须老中青合理搭配,重点培养中坚骨干力量,带动新教师迅速成长。
老教师该下的时候就下,一代接一代,不出现断层才好。
他老带第一层次班,优秀的年轻教师哪有机会成为名师?
不给他们机会,会挫伤他们教学的积极性。
他老早就提过让年轻人接他位置的事,都被领导给否了。
为此,还挨了顿批,说他就是想图清闲,想撂挑子不干,不可能。
之前是苦于无权介入,现在他主管教学,就想把这事做成。
正好,这一届年轻教师中,他看上了一个很有能力的年轻教师。
是个教物理的教师,带过两届高三学生。
有精力,有热情,有能力,讲方法,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接他的位置再合适不过。
他想重点培养他。
谁知,他一提这事,学校行政领导一致反对。
说他是学校的一个招牌,这一届高三成绩本就不太理想,给今年中考招生增加了很大难度。
要是他再不带班主任,会引起现有高一(20)班学生和家长的不安和反对。
搞不好,他们会集体到教育局反映,这样会对卫城中学产生不良的影响。
许诚早料到,这件事不容易,提一次不可能就成功。
得循序渐进。
不曾想,第二天就有人走漏了消息。
每个班都有些消息灵通的家长,他们一听,急了。
为了孩子,他们竭力反对。
高一(20)班作为第一层次班,就算分科,也只分出去几个学生,这个班整体不变。
分科影响不到这个班。
许诚继续带他们,可以保持这个班学习的连贯性,避免换老师的不适应期。
关键,学生和家长就信任他。
以前只从别处听到他如雷贯耳的名声,并没切身感受。